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期待2012:基层群众盼望在家门口看好病

m.folksfolks.com 2012-01-20 09:5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愿校车之殇止于2011

“校车安全”引发前所未有的关注 新华社发

东南网-福建日报1月20日报道(记者 林侃)

2011年,一声声刺耳的刹车声,一条条逝去的鲜活生命,在给全社会带来伤痛的同时,也使“校车安全”引发前所未有的关注。2012年,省两会上,“校车”也自然成为政协委员们在关注民生时难以回避的话题。不少委员提交了与校车安全有关的提案,并在分组讨论中各抒己见。

回顾近期每一起校车事故,背后似乎都有难逃一个“1+1”定式,即“学校对学生安全责任的失守”,加上“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因此,委员们纷纷表示,正视问题、厘清责任、细化监管,从而根治校车隐患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校车车况差、车型杂,缺乏营运规范,超员违法行为比较突出;交通安全监管机制未形成,学校、家长、学生、运营者四方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普遍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对校车运营的扶持力度不够,造成‘私车’盛行……”,黄国先委员通过调研发现我省的校车安全同样存在隐患。他认为,校车安全的建章立制工作亟待建立,“比如校车在接送前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取得道路运输证,且仅限于在规定的等级道路或相应的行政区域范围内接送学生。”

近期出台的校车国标自然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谈及有车企质疑照搬美国校车的标准过高,不符合“中国国情”,许多政协委员坚决反对。他们表示,校车就应该以“安全”作为唯一衡量标准,车企不应把目光盯在“控制成本”和“校车市场”上。

“政府应加大对校车的资金投入,改变校车市场化的现状,还原校车的公益属性,将规范的校车建设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这是赵志华委员的声音,在他看来,只有实施校车入市准入制度,加大校车自身的质量检测,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校车安全隐患。

不过在绝大多数委员看来,校车安全问题,绝不是更换几辆质量达标的校车就能解决的,如果不触及影响校车安全的深层次问题,仅仅局限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影响校车安全的“结”就无法打开,“比如管理的缺失,比如无法可依”。

“以超载为例,反映的是就是执行和监管的缺位”,吴智园委员一针见血地指出,违法成本太低,是超载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对此,他建议,可参照酒驾入刑对校车超载予以重罚。张木清委员也提出应为校车安全立法,“明确承担接送孩子上放学的车辆质量、数量、色彩,车内应配备的基本设备,驾乘、跟车人员的素质和工资、待遇等,车辆的购置、管理、运营以及优先路权、特殊鸣笛权等规则,只有这样,才能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此外,李滨委员也指出,要以法规的形式明确校车的优先通行权,允许校车在公交专用车道行驶;在未设置校车停靠站点的路段,可以在公交站台停靠;此外,对农村地区撤点并校带来的校车需求增加问题,政府优先予以资金扶持……

所幸,会场之外,我省的校车安全工程也已快速启动。省两会开幕前夕,在通报去年全省安全生产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我省就宣布要尽快建立校车安全准入标准,同时,进一步明确和理顺校车管理的职责划分。而在国务院《校车安全条例》正式出台之前,我省也早已将校车安全工程列入“2012年为民办50项实事”中,根据安排,分3年将全省中小学和幼儿园现有的非专用校车逐步更换为国标校车,其中今年更换1238辆……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事关中小学生和幼儿的生命安全,事关千万个家庭的幸福。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各界人士的献计献策,有了政府部门的真心作为,校车的这条“安全带”一定能系紧系牢。

但愿,如政协委员们所期许:今后不再有惨痛的“校车之殇”上演。

  •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