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新罗区东城街道激情广场大家唱文艺小分队正在东肖街道演出。目前龙岩市共拥有业余文艺演出队492支,一年演出8000多场次。福建日报记者 祝敏松 摄
黄立拯:“尽早回报助学之恩”
东南网-福建日报10月3日报道(记者 张颖)
今年“十一”黄金周,福州大学机械学院的大四学生黄立拯不准备回家,留在福州做兼职电器销售员。“坚强起来,让爸爸不再那么辛苦,让家人不再为我操心。”
来自闽侯县大湖乡江洋农场的黄立拯还记得,3年前,当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一家人喜忧参半的复杂心情。“四年的学费不是小数目。母亲身体不好,家里主要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生计。”
附在录取通知书里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册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怀着不安的心情,黄立拯踏入了大学校门。“当时,父母拿出了所有积蓄,加上亲戚的东拼西凑,交了第一年的学费、住宿费。”
“入学后,学院知道了我的情况,同意我提交贷款申请。”很顺利地,黄立拯拿到了4年1.6万元的国家助学贷款,同时他还拿到了福建大丰基金会的1000元助学金。
没有了心理负担,黄立拯全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还积极参与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
在学院协助学生管理工作,他能够拿到1个月100多元的勤工助学补助;作为贫困生,他还能享受每月150元的国家助学金;周末有空,就去兼职家教……黄立拯忙碌而充实,在大二时,他还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去年3月,黄立拯的母亲被确诊为癌症晚期,经过半年多的治疗,还是撒手人寰,留下的是十几万元的债务。
“家中的突然变故,得到了学校的及时关注。而后,我不仅拿到了临时困难补助500元,国家助学金也增加到每月400元。 ”
黄立拯只是我省众多高校贫困生中的一员。为了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政府、学校、社会都在努力。截至2011年12月,全省累计发放就学地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6.43亿元,获贷学生12.24万人次。
各大高校的资助管理工作也更加人性化,惠及更多的贫困生。近5年来,福州大学共有5000余名新生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办理入学手续,累计发放特困新生生活补助50万元。对受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3年来福州大学共发放临时困难补助390万元,累计资助学生1.6万人次。此外,来自社会的10余个资助项目,每年资助总额也超过300万元。
关怀贫困生,不仅是简单解决其经济问题,更要把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援助贯彻资助全过程。福州大学努力通过开展访贫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发动全校师生积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仅去年累计资助额就达到26万元。同时,学校倡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激发他们奋发图强、知恩图报的意识。去年底,在中国扶贫基金会指导下,福州大学成立了全部由家庭困难学生组成的“福州大学新长城自强社”,参与爱心包裹劝募活动。
尽管家境贫困,尽管命运多舛,黄立拯没有消沉。担任着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的黄立拯,在今年8月结束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比赛中,他参与的“无链折叠休闲车”项目获得了二等奖。经过深思熟虑,黄立拯决定放弃继续读研的梦想。“找份工作,支撑起整个家,争取早日还清助学贷款,还有妈妈治病欠下的债务。”
黄立拯用自立自强的姿态,报答着社会对一个贫困生的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