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那些普通人,那些不普通的变化
m.folksfolks.com 2012-10-05 11:37 吴毓健 潘园园等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漳州芗城区石亭镇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镇区面貌日新月异。图为新改造投用的石亭中路。杨特团 张玲玲摄 “草楼”变新村 (记者 郑璜 通讯员 郑志忠) 3日早上,见到仙游木兰社区居民林向阳时,他正在家中底楼的店面和几个邻居泡茶聊天。 老林现在住的地方叫滨河新村,由16栋新住宅构成,但介绍起自己,他还是习惯说“草楼人”。 “原来这里就叫草楼,那可真是名符其实。”老林回忆,他家的老房子是何时盖的,他也不知道,家里还保存着清朝时签订的房契和解放后的土地证。当时家里八九口人挤在不到100平方米、只有两间房的老宅子里。他的两个儿子当时都在外面打工,两个老人就在家种田,水稻、青菜,甘蔗,什么都种,一年到头都不敢闲着,却没赚到几个钱。“娶儿媳妇的时候,为了房子可犯了不少愁。” 不只老林家,改造前的草楼片区,地处城乡接合部,只有两三户人家盖了新楼,其余一大片都是破烂不堪的老房子;沿着河岸,还有一排农村的老式厕所。 “卫生差,房屋破,路是泥土的,连个路灯都没有。而且房子在木兰溪岸,怕平房被溪水淹掉,每逢雨季大伙都得‘跑大水’。”在一旁忙家务的老伴听老林说起当年的苦日子,插话说。 2007年,草楼片区改造工程被列为莆田市重点项目之一,规划改造总面积99.9亩,涉及群众110户、企业3家,老林家列在其中。 都说拆迁是难事,可老林说自己当时签订协议时,没多少犹豫,“政策优惠,群众自然支持。我觉得我是赶上了好机遇”。拆迁补偿,加上增购,他们家花了11万元,得到了两套套房和一个40多平方米的底层店面。其中增购部分的价格,每平方米不到1400元,是按成本价销售的。 仅用一个月的时间,草楼片区就完成拆迁签约、群众选房、旧房拆除等工作。所有拆迁户当年迁出、当年回迁,创造出“木兰速度”。 2009年,老林搬进了新房。小儿子住的是一套130多平方米的套房,他随大儿子住200多平方米的复式楼。 不过,种了一辈子地,一下子没种了,老林一开始不太安心。儿子给他吃了定心丸,“您就好好休息,带带孙子吧,赚钱有我们呢。” 虽说是国庆假期,老林的两个儿子也忙得不可开交。大儿子前两年做起了仿古家具生意,成天在外谈生意。小儿子和妻子在家赶制油画,说是“订单多得接不过来”。 当年在草楼的老街坊,如今也都住进了新村,大家平时会结伴到溪畔的公园,打打门球和太极。老林爱和邻居聊天,经常聊到的是年轻人的状况。“草楼的孩子都出息了,做红木的,开加油站的,办厂子的,大家的日子都红火了。”老林说。 逢年过节,新村里的年轻人会集资请来莆仙戏班子,在小区的空地上搭起戏台,唱上几天大戏,让老人们热闹一番。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04]“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民生持续改善 生活越发美好
- [ 10-03]“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文化民生 提升百姓幸福感
- [ 10-03]“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编藤老手艺 不期而遇的文化风景
- [ 09-29]福建教育电视台推出"走转改"系列报道 "感念师恩"
- [ 09-28]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走转改”采访团走进宁德
- [ 09-28]“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医疗纠纷有“南平解法”
- [ 09-28]走转改大型专访:福州佛手瓜的“洋里味道”
- [ 09-28]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走转改”采访团走进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