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福建激发民营经济活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纪实

m.folksfolks.com 2012-11-07 09:50  费伟伟 赵 鹏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越挫越勇,愈难愈进,是闽商精神的标志性符号。而越是急难危困,越是坚定地和广大民营企业挺身并肩共抗风浪、共度时艰的,还有各级政府

“越是全球经济低迷时候,越是我们企业加速成长的机遇!”福建恒申集团董事长陈建龙的豪气来自他7月中旬刚刚完成的一次大手笔——投资250亿元与荷兰DSM公司签订框架合同,准备合作建设100万吨级、目前全球最大的锦纶(尼龙)丝原料生产基地。

250亿元!陈建龙此举,再次震动业界,也包括他这次的合作伙伴——荷兰DSM公司。

7月16日,陈建龙的签字笔刚刚放下,DSM公司负责人便忍不住道出心中的困惑:“整个全球还处于低迷期,为什么你在这个时候决定投巨资与我们合作?”

“很简单,与你们这样的大企业相比,从来都是越困难的时候,也正好越是我们乘势扩张的最佳时机,否则哪有我们的机会?”陈建龙爽直地回答。

从十几岁起,陈建龙便和父亲一起在福建长乐这块土地上从事纺织产业。2003年,陈建龙开始建设全球最高端、也是最大规模的锦纶基地,年产超过2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1/5以上和全球的近1/25。

由于有陈建龙这样一批企业家,“不种一两棉、不产一两丝”的长乐市如今已成为“中国第十五个纺织基地县”,到2011年底,全市纱锭超600万锭,锦纶总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全市纺织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国平均60%以上。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人称“晋江商业教父”的许连捷说了那句振聋发聩的话:“危机危机,越是危急时,也越是我们的机会。”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一次,不是晋江,但同样发生在八闽大地。

陈建龙这一次不仅要做锦纶产品的全球最大,而且还要做锦纶上游原料的最大!锦纶的上游原料叫己内酰胺,属高新技术产业范畴。业内分析中国锦纶需求将几乎占到全球一半,但核心技术专利并不握在中国手上。拥有这项技术的最好公司之一,便是与陈建龙的恒申公司有15年供应关系的荷兰DSM公司。趁全球经济不景气,好设备、好技术没人敢要,陈建龙果断出手。

越是危机时,越是民营经济发展时!这不仅是福建百万民营企业家的共识,也已成为福建省委、省政府推广“晋江经验”、推动全省民营经济大发展的共识。

2012年1月31日,龙年新春,就在正月初八,福建省省长苏树林专程赶到福建民营经济大市泉州,为民营企业家们“二次创业”呐喊。在大会上,他向千余民营企业家深情朗诵自己的诗作:“福建是根,福建是家;树高千尺不离根,人行万里要回家。”鼓励在海内外打拼的闽籍企业家再次回乡创业。

敢拼会贏的民营企业家们最能体会政府的给力之情。陈建龙的“大手笔”设想,是去年提出的,省政府得知后便主动跟进。当陈建龙正为用地头疼时,分管副省长张志南亲临现场:“项目落实到哪一阶段,用地审批就服务到哪一阶段,绝不拖你后腿。”7月16日,与DSM公司的合作协议刚签,省政府就给恒申公司提供了三个用地备选方案。

越是急难危困,越是坚定地和广大民营企业挺身站在一起,共抗风浪;越是风口浪尖,越要全力拓宽政策渠道为民营经济添薪助力,共度时艰。政企互动让晋江民营经济活力迸发。眼下,二次创业正当其时,晋江大力倡导“优化政务环境、服务二次创业”,推行“马上就办”,着力促进政务环境改善,这正是“晋江经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内涵之一——“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将其概括为16个字:“放手发展,有为推进,战略引导,政策带动”。一言以蔽之:政府必须“有为”。

近年来,福建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营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泉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从项目核准权限、实施土地配套扶持政策、支持民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大对金融扶持等方面,鼓励扶持民企做大做强。省经贸委主任周联清说:“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有力地帮助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保持了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政府“有为”,民营经济便可放手作为!

2012年前三季度,福建全省民间投资持续增长,达4507.73亿元,同比增27.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1.1%,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0.9%。基础设施投资2448.23亿元,增长24.7%;制造业投资2725.33亿元,增长29.5%。

  •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