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今日要闻 > 正文

让外来生都上得了公办校

m.folksfolks.com 2013-01-11 10:17  郑璜 谢贤伟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民生·民声

让上好学不再是奢侈品

谢贤伟 郑璜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去年全国参加城镇义务教育的随迁子女约为1200万人,占农村全部义务教育学龄孩子总数的1/10左右,其中就读于公立学校的孩子占到将近80%。

而在我省,2011—2012学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随迁子女67.8万人,其中来自外省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接收总数的62%,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占90%左右。

数字传递出的,是城市的善意。远离家乡的孩子们,深拥亲情温暖之时,更享受到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城市,正给了他们改变生存状态的机会。

但善意之下,不乏为难之处。

城镇化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所在。与城镇化过程相伴生的,是大量务工人员的持续涌入。更广的见识、更深的阅历,决定了年轻一代的务工人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愿更为急切,对更好教育资源的追求更为坚定。于是,带上孩子离乡进城,成为眼下最便捷的一条途径。

然而,城市公共资源的承载力终归有限。故而,城市在困惑,经过此前多次扩班扩容扩招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容量基本饱和,继续扩班扩容的难度加大,新涌入的外来生入学问题该怎么办?城市还在探索,要确保每位外来生公平入学、同等受教,难题又该何解?

家长和孩子同样面临现实而迫切的问题。于家长,因忙工作少闲暇,或因教育方式方法有待商榷,缺失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反而错过了健康的成长。于孩子,特别是中途转学的孩子,环境由熟悉而陌生,其心理反差更强烈,亟须缩短从心理上、文化上适应融入的过程。

如果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相当大一部分孩子便不必背井离乡,就能享受和城市一样的教育资源。

硬件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要借助教学设备的改造,逐步缩小城乡学校间的差距,通过多媒体教学、实验实践等手段,让孩子在轻松学习中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师资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要在师资力量特别是紧缺学科的师资力量上向农村校倾斜,通过城乡学校挂钩联系、城乡教师结对帮扶等举措,提高农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也是一条缓解城市教育资源紧缺的有效渠道。此举的意义,不仅保证了农村学龄留守儿童适时接受义务教育,而且可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在教学、管理上的作用,弥补务工家长在家庭教育时间、方法及经验上的不足。

教育均衡,我们期盼阳光遍洒,让“上好学”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不再是奢侈品。

  • 责任编辑:黄丽红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