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谈中企走出去:融合文化实现本土化
m.folksfolks.com 2013-09-09 17:46 谢添实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论坛现场 东南网9月9日厦门专电(本网特派记者 谢添实 学通社记者 庄雯莎)“各国的法律体系法律规定很不一样,企业到海外投资需要熟悉东道国的相关法律,企业因法律禁止性规定和政策变动而遭受损失的不乏其例。”今日,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厦门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法律法规和制度的风险,企业在前期调查时,要对法律法规、政策动态进行深入的考察和梳理。 当日,2013国际投资论坛子议题——中国企业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论坛在厦门举行,200多名投资专家、政府人员、企业家共同探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问题。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一系列风险 李毅中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企业走向世界必须融入世界,融入投资所在国,融入的关键在于文化的融合。他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存在着社会安全风险、法律法规风险、项目投资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及中外员工融合风险等问题,并且这些风险都将持续上升。 “某些跨国并购和投资项目可能会涉及到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东道国的政府对这些投资往往比较慎重,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重要的行业和关键领域,往往会对并购方、投资方严格审查,这也是在情理之中。” 李毅中同时认为,有些情况也应该加以分析,比如美国专门设立了海外投资委员会,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对跨国投资进行审查。“我国的华为、中兴、三一重工等均被或者曾被拒之门外,真正的原因我说得直截了当一点,是由于华为、中兴的技术实力已经相当强了,他们或者已经成为美国企业的竞争对手,美方的目的是保护本土行业。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隐含着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压制。 在文化融合和整合风险方面,李毅中提醒说,企业跨国并购以后需要对两个企业进行整合,新项目从工程、设计、建设一直到投产也都需要和当地的机构、人员打交道,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心理状态,员工人事的整合和融合等都比较困难;企业长期形成的理念、思维和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内部不协调,甚至造成人才的流失。 “因此,企业并购和项目投用的前后,应该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做好整合工作,要制定比较完善的整合计划,包括机构、人员、技术、装备,既要有进步有改革,又不能操之过急,应该是分步渐进。对原来的管理方式要调整,取长补短,充分吸收双方成功的经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员要加强沟通、交流,增强信任,构建新的企业文化;要尽可能的多雇佣本地的员工,逐步实现本土化。”李毅中说。 那么,企业走出去应该如何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呢?李毅中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一,国家层面应制订包括发展定位、产业选择、趣味抉择、投资趋向和合作方式等内容在内的走出去战略规划。第二,尽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外并购投资项目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涉及的审批程序、外汇管制、资金支持、保险支持、税收政策等,应该制定出有适应性的操作办法,实现海外投资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第三,进一步加强防范风险的服务保障能力,因为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往往掺杂一系政治因素等。最后,要进一步落实支持走出去的政策,鼓励企业培养复合型的国际人才。 主题演讲后,论坛邀请了经合组织金融与企业司司长卡洛琳、法国兴业银行中国区董事长马蓉露、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赵忠秀、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常务副总编辑、瞭望智库负责人吴亮等嘉宾一起讨论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22]李毅中: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 [ 07-30]李毅中:京津冀PM2.5严重超标 火电工业排放是主因
- [ 05-27]李毅中:企业不应过多埋怨环境 应抓住时机促发展
- [ 03-09]李毅中:计划生育政策不能动摇 人口必须控制
- [ 03-07]李毅中:中美人均信息消费差了17倍
- [ 03-07]李毅中:现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存在四个问题
- [ 03-07]李毅中: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来化解部分产业产能过剩问题
- [ 12-20]李毅中: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要依靠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