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福建人网上留“遗嘱” 遗嘱网站平台走红
2013-12-13 06:43 来源:东南快报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2万福建人网上留“遗嘱” 遗嘱网站平台走红 遗嘱法律效力与信息安全遭质疑
遗嘱,大家想到的就是一份被公证过的、装在档案袋里的文件。如果遗嘱也能网络化,你们会买账吗?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今年12月10日,武汉杨先生收到了一份网络遗嘱,该遗嘱中不仅有32岁妻子的遗言,还有妻子的淘宝网、QQ等登录密码的信息。 这就是时下正流行的网站——网络遗嘱保管箱,号称人生的“黑匣子”。用户可以把自己的各种账号、密码、以及不愿意让人知道的心事秘密等,寄存在网站的保管空间中。如果用户意外去世,遗嘱网站平台就会把保管空间里的信息传递给用户事先指定的联系人。据网站工作人员介绍,福建省有近2万网名正在使用该遗嘱保管箱。 用户离世,该网站将遗嘱打包分类送给指定人 点击进入该网站,页面相当简单,深色的底面似乎在告诉网友,这是一件严肃的事。 在该网站保管空间中,可以登记以下内容:情感传递(写下你对某个人的话,感谢、道歉、关爱、期望和愧疚)、人生记录(记录最隐秘的心事、最隐秘的感情、最重要的工作数据最想实现的愿望)和财务信息备份(加密备份银行账号、保险单号、证券账号、债务往来记录)。 注册登录之后,还需要填写用户个人资料,包括性别、生日、手机号码、邮箱和住址。寄存遗嘱的云保管箱,需要花钱买,网站上贴出的费用是每年59元。到期之后,用户在3个月内不续费,该保管箱的内容将会被系统清除。 保管箱的容量为100M,用户可以以视频、图片和文字等格式寄存文件。用户购买保管箱之后,根据自己登录该网站的习惯,设置登录频率。还需要指定应急联系人,留下联系人的手机号码。如果在该频率时间段里,用户一直没有登录,网站工作人员会用邮件和短信的方式提醒用户登录。这两种方式仍然无效之后,工作人员就会向用户指定的应急联系人确认用户状态。 “如果确认用户已经离世,我们会把用户在保管箱里的信息分别发给用户指定的人。”客服人员介绍道,“我们给每个指定人发送相应的账号和密码,指定人登录之后,就可以看到用户留给他们各自的信息。” 遗嘱中如果会涉及到财产的继承与分配问题,网站工作人员会提醒用户做遗嘱公证。“一些用户并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立下的遗嘱,那么他可以把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放在亲人朋友不知道的地方,把扫描件放在邮箱里,并附上原件的具体位置。这样,万一用户发生意外,亲人或朋友仍然能够找到有法律效力的遗嘱。” 网友担忧安全性 对于网络上优先安排“身后事”的做法,记者随机调查了24个网友,网友们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其中20位网友很肯定地回答,说不会购买。不过,还有4位网友对此表示很大的兴趣,甚至还有人觉得这种做法很温馨,可以弥补突然离世的一点遗憾。 也有不少网友对此表示不理解和质疑。节奏H单调斩钉截铁地说,他不会购买,一来他认为这太不吉利了,二来他认为现在网络很容易被病毒侵入,个人隐私谁来保证,还不如找律师或者其他方式立遗嘱。看过“网络遗嘱”的网站后,网友“NaNa”坚决不买,“把自己银行卡密码,支付宝密码等重要信息放在网上,太儿戏了。如果我有朝一日不在了,又怎么能保证我的保管箱的隐私性呢?” 她认为这种方法,还不如自己买个箱子,将个人心情和财产等信息都写进去,再把钥匙告诉家人就可以了,“万一哪天真的突然离开了,家人可以拿着钥匙去找箱子,和网站是一样的效果。”网友“NaNa”说,与其让别人保管,还不如自己先秘密保管。 据该网站创始人透露,目前该网站的注册用户中福建网友有近两万人,基本是以30岁以上的白领为主。 对于网友提出的信息安全问题,遗嘱网站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网站已采用了最高级别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用户上传到保管箱的资料,全部经过高级加密处理。另外,网站还建有高级别的网络传输安全通道,可确保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会被截取、窃听,“网络安全始终是网站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我们在防火墙等方面的保护力度非常大,用户可以放心。” 律师表态:网络遗嘱不具有法律效力 “网络遗嘱”可以上传电子文本、录音、视频等内容,这些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福建远见律师事务所的江律师认为,这些“遗嘱”的真实性都难以核实,不属于法定遗嘱的一种形式。 江律师介绍,目前我国《继承法》规定了五种遗嘱形式,其中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录音遗嘱。通过网络载体所订立的遗嘱,其本身形式上不属于以上五种遗嘱形式中的任何一种,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遗嘱形式。因此,从法定遗嘱要件的角度来说,“网络遗嘱”不太可能被《继承法》所确认。 江律师说,指定的继承人没有提出疑义的情况下,“网络遗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亲人心理创伤,让情感延续,弥补生者和死者遗憾,万一有人提出疑义,网站无法提供相关凭证,很有可能引起纠纷。 本报记者陈菲卢锦花 案例 武汉网友意外去世 网站送达遗嘱感动亲人 2013年12月10日,武汉市民杨先生意外收到了一份网络遗嘱,里面记着32岁妻子的遗言,以及妻子QQ、淘宝网的登录密码等信息。 原来,在2011年11月,妻子以网名“梦醒时分”购买了一家专业遗嘱网站的“遗嘱保管箱”,并设置了登录频率为三个月一次。今年10月,该网站的系统自动检测到该用户没有登录记录。网站通过两次邮件提醒该用户,均无反应,发送手机短信提醒同样没反应。客服人员打电话联系该客户也未果,联系了她留在网络遗嘱上的指定联系人后,确认了用户“梦醒时分”在今年9月,不幸遭遇车祸意外身亡。 随后,该网站启动遗嘱返还程序,把用户留在遗嘱保管箱内的信息分别打包发送给客户的三个指定联系人。其中,就包括她的丈夫杨先生。而另外两份信息,则分别发送给了她的儿子和父亲。 杨先生几次泣不成声地说,妻子每隔一段时间就像写日记一样,在保管箱内留下一些信息,甚至连QQ、淘宝网的登录密码都写在日记上。“我脾气不好,没有顾及她的感受,都被写进日记里。现在看来,我真是愧疚。” 据羊城晚报 新闻链接 30岁——立遗嘱最佳时间 今年3月,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中华遗嘱库在北京成立。 遗嘱库负责人陈凯认为,30多岁是立遗嘱的最佳时间。“30多岁时,人们身体和思维处于最旺盛时期,但死亡仍是最大的风险。对于死者的亲人来说,可能还要面对死者生前财产的分配等具体事宜。我觉得立遗嘱就像买保险,在盛年时实施,是对亲人最好的关爱传递与延续。” 据重庆晚报 延伸 国外的网络遗嘱 在美国有近20家专门替人料理网络身后事的网站。这些网站能将客户的网络重要信息传递给客户指定的人——在客户还没来得及说出网络账号密码就突然离开之后。例如,“遗物守护者”、“有点害怕”、“死亡开关”、“离别的愿望”等网站。 用户在“有点害怕”上建立个人账户,输入电子邮件地址,网友的姓名或者代号,网站会生成一份证明。一旦紧急情况发生,这份证明书和用户的一些重要的文件就会被传递给指定的朋友,他将根据用户的指示帮忙处理后事,给该用户的网友发公告,或者是发出该用户事先已经写好的通知信件。所有账户都有三年的变动期,三年后,要是用户想变动账户联系人列表,就需要支付一笔费用。 LastMessagesClub 网址:www.lastmessagesclub.co.uk 是一个安全的允许你写下和存储你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信息和内容(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信息,也可以是互联网重要虚拟账号等等),可以设定不同的内容发送给不同的收件人,用户可以自己设定接受人的名单,最多可以设定100个收件人,这个虚拟的网络遗嘱将在你去世后自动发送给你指定的用户。 DataInherit 网址:www.datainherit.com 是由瑞士银行业研发的互联网数据保险箱。这种带有数据继承功能的在线数据存储服务的安全性很高,为用户提供重要数字资产的安全存储工具,并且用户还可选择将数据分配给受益人,可确保家人和爱人获得这些重要数据。 酷评 面死而生 传统的中文江湖,死是一个避讳的话题。孔夫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谈笑之间就把这个话题轻轻破解了。但是这些年,我们的社会变了。 讲述在死亡中与父亲达成和解的日本电影《入殓师》倍受好评。 微博账号“逝者如斯夫dead”,拥有13万粉丝,专门搜集逝者的微博账号,展示逝者曾经的生活。 一个舞蹈、瑜伽老师。长假1号享受了老北京涮羊肉,5号中午品尝完蟹宴。结果在湖南沅江撞船。 女,12岁,先天性心脏病。“医生说我只有200天生命,已经过去两天了”。 《新京报》从创刊开始,就有一个“逝者”版面。每周讲述一个死者的故事。编辑不知不觉中改变生活理念。 《不说,就真来不及了》这本书在今年也备受流行。一个中国人在美国媒体上登载了一个邮箱,专门搜集美国人的遗言。神父、出租车司机、影星,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人生的无常。 所以遗嘱信箱网络上走红并不意外。“人”自身的关照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传统的“重生恶死”的观念也得到了转变,在这个张扬的年代里,人们更愿意自己的生活经验被人分享。 说实话,人类历史上大家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面临死亡这永恒的难题。佛陀、孔子、奥斯特洛夫斯基,能圆满解释这个难题的人都是历史上的一代宗师。作为普通人,在这篇文章中,我不可能给予合理的解释。 但我所能了解的,当死亡成为一个大家都能思考的话题时,当早熟孩子已经懂得这个现象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对于人生的思索变得丰满而有序。 人生成败一部分在于格局的大小。格局的大小,只有依靠两个东西改变。所处位置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生能达到的高度也许并不特别高,但是当你能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对于人生的改变时,你就会懂得改变你的习惯,去做一些正确但你之前未必敢做未必愿做的事情。 面对死亡,最怕的就是产生一种虚无主义。所谓的空。反正什么都没意义。但是即使佛陀,也是在作为王子经历富贵之后,才产生的觉悟。口上说××如浮云,当你没有经历的时候,这就是一种虚无。 面死,不是畏惧,不是虚无。而是一个警示,一个启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只争朝夕。 范晔翰 |
相关阅读:
- [ 11-27]80后忙着立网络遗嘱 专家:30岁立遗嘱并不算早
- [ 11-15]签遗嘱变转让房屋 大马华裔老翁被长子欺瞒11年
- [ 11-01]男子不满父亲将祖宅留给其他子女 连杀两名亲人
- [ 10-01]调查显示遗产税起征点应在1000万元以上
- [ 09-30]调查称七成老人认为遗产税起征点应在1000万元以上
- [ 09-27]上海老年人免费遗嘱公证预约“爆棚”
- [ 09-26]上海老年人免费遗嘱公证预约“爆棚”
- [ 09-10]东莞年轻人办遗嘱公证渐热 45岁以下者占比近10%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