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人大频道> 监督纵横 > 正文

漳平人大有效监督助推“百姓富、生态美”建设

2014-01-02 15:03   来源:福建人大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至2013年11月,漳平市成功创建了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市所有乡镇均达到省级以上生态乡镇命名,90.75%的行政村达到龙岩市级以上生态村命名,漳平成为龙岩市首个获得省级生态市命名的县(市、区),漳平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科技部专家组验收。

2013年,预计漳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1169元,比去年增长了10.1%;农民人均收入10703元,比去年增长了13%。

漳平正踏着“百姓富”与“生态美”均衡发展的“美丽幸福漳平”建设步伐稳步前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漳平全市上下所有人努力的结果,当然也离不开漳平市人大常委会几年来不懈的监督。

监督目光聚焦“生态美”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为有效改善漳平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近年来,漳平人大常委会发挥监督职能,把监督目光聚焦生态环境整治,多次组织开展了关于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水土保持防治、城市环境卫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工作情况调研,提出建议、意见,有效促进了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每年开展一次“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对新安溪饮用水源保护整改落实情况、九龙江流域(漳平段)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进行跟踪督查,促进水环境整治持续向好。针对食用菌种植破坏森林资源现象比较突出的实际,漳平人大常委会先后听取和审议了《漳平市人民政府关于造林绿化工作情况报告》、《漳平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森林法〉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情况报告》、《漳平市人民政府关于水土保持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等工作报告,督促漳平市政府严厉打击盗滥伐阔叶树非法加工木屑种植食用菌,兑现在规定时间内拆除菇棚的补偿资金,加大食用菌转型扶持力度,保护天然阔叶林,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开展。

监督让生态美催生百姓富

为了把“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双赢,漳平人大常委会在关注“生态美”的同时,更注重发挥监督职能让生态美催生百姓富。先后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经济“三条长廊”(城郊现代农业、南部高山农业、北部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一村一品”特色高效农业规模经营、农产品加工业等生态型农业工作调研,为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建言献策;听取和审议《漳平市人民政府关于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体系完善、市场开拓和服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审议意见,力挺“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促进形成以南线“农业观光游”、中线“温泉美食游”、北线“生态文化游”三条精品旅游路线的发展格局。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农家乐快速发展,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使特色农产品提高了知名度,拓展了销路,促进农民增收。

监督力促“百姓富、生态美”和谐环境建设

只有平稳、安定的社会法治环境,才能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才能有效促进并保证“百姓富、生态美”幸福漳平的建设。漳平市人大常委会抓住法制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监督。通过执法检查、代表视察和专项司法工作检查等,将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使监督更加具体化,更便于操作,从而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证各项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实施,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今年,漳平市法院在人大的监督下,结合漳平实际,构建了“生态司法”,切实加强生态资源审判,推进涉林纠纷诉前调解和生态文明宣传,服务茶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创建无讼生态小镇,既保证群众安居乐业,又有效保护漳平生态环境。

几年来,在漳平人大的监督下,漳平始终把“美丽幸福漳平”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有力地推进生态建设与保护,实现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双赢。

“‘百姓富、生态美’实现双赢,让人民群众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我们当前监督的重任与目标,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抓好抓实这项工作。”漳平人大常委会主任原所征如是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