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通讯员 曾咏发) “蓝天重现,真好。”8日,宁德网友“尚影然”在微博发出一张天空对比照片,6日的天空灰蒙蒙一片,8日的蓝天依稀可见。随着我省今年第一波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全省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根据省环保监测站发布的数据显示,当日21时,福州空气质量指数(AQI)为51,良;厦门77,良;泉州62,良。
入冬以来,全省各地多日受雾霾袭扰,5日,福州市空气质量指数一度超过200,首次达到重度污染级别,厦门、泉州等地也多日遭遇中度污染。 顶着“全国最绿”的桂冠,空气清新一直是福建引以为荣的金字招牌。按照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2013年,福州、厦门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分别为94%、93.4%,PM2.5日均值达标天数比例分别为94.8%、97%。在全国首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中,2013年1-11月,福州空气质量基本排在第五名,在省会城市中基本排第二或第三名,厦门大部分月份在前十名以内。 “从空气质量常年优良到重度污染,是什么让福州如此‘堕落’?”习惯了蓝天白云的福建网友对近日雾霾“不淡定”了。省环保厅专家坦言,入冬以来的这场雾霾,是有PM2.5记录以来,长三角遭遇最严重的一次大范围、长时间区域“霾伏”。元旦前后,周边一些省份部分区域出现中度到重度污染,污染物浓度处于高位,随着西南暖湿气流及冷空气的长距离输送进入我省。福建正处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中间,三面夹击,“十面霾伏”,想独善其身很难。 与此同时,根据省气象局提供的资料,入冬以来受冷空气前锋影响,我省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造成空气质量下降。此外,环保专家解释,本地污染源也有一定影响。据监测分析,近年来我省主要大气污染物持续减排,但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机动车尾气、生物质燃烧和建筑施工扬尘等我省本地污染源,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不易扩散,容易堆积叠加。 “冬春季节是雾霾的高发期,我省每年都会出现几天雾霾天气,大家不必谈霾色变。”据气象部门专家分析,霾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分布规律,冬季发生频率最高。资料显示,我省以前也出现过雾霾天气,以福州市为例,2008年-2013年霾发生的天数分别为54、47、17、38、12、35天,其中2013年是近六年霾发生天数第四多的年份。 “不要管雾霾从哪里来,关键是我们要干起来。”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坦言,驱散雾霾不能“等风来”,而要主动作为。他表示,今年我省要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细则,持续加强黑烟整治行动,铲除黑烟污染顽疾;落实减排责任,打好污染减排攻坚战;对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坚决追究刑事责任,发现一起,严查一起,绝不姑息。 今年我省将加大监测力度,在各设区城市全面建立PM2.5监测点。同时,加快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出台。目前,预案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上报省政府批复后将会正式出台。 该负责人说,整治大气污染,不能靠环保部门单打独斗,需要靠全社会共同努力。地方政府要树立绿色政绩观,建设、交通等多部门齐抓共管,每个市民从自身做起,同呼吸,共担责,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添绿色“正能量”。 ■记者手记 守护清新福建时不我待 福建依山傍海、空气扩散条件好,加上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重视,一张蓝图绘到底,污染整治抓得早,保持全国最高森林覆盖率,环境质量领跑全国,可谓“天道酬勤”。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清新福建品牌赢在起跑线上,但我们绝不能沾沾自喜,此次雾霾敲响了警钟:雾霾当前,很难独善其身,清新之路依旧任重道远。 尽管和北方动辄爆表的空气质量相比,近日福建遭遇雾霾级别只能算“感冒”,但生病方知健康重要,如何行动起来,保住福建的清新空气值得反思。毕竟空气是流动的,外因不可控,我们能做的只有加强“内功”——多种树,增强免疫力,少污染。环保硬起来,才能对得起公众的期许,对得起子孙后代。 当呼吸变得沉重,GDP有什么用?我们期待,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坚守环保“底线”,看经济“脸色”的同时更要看自然“气色”。守护清新福建,时不我待,行动起来! |
相关阅读:
- [ 01-09]莫让雾霾成因成为又一个“转基因之争”
- [ 01-08]2013十大新闻热点出炉:雾霾钓鱼岛城镇化入选
- [ 01-08]雾霾致福州呼吸道病患突增 患者以老人孩子居多
- [ 01-08]龙岩再遭"霾伏" 尾气、扬尘和气象条件是3大成因
- [ 01-08]中国吸烟人数已超过3亿 7.4亿人遭受二手烟危害
- [ 01-08]室内公共场所禁烟条例拟今年出台
- [ 01-07]昨日下午一场风雾霾不敢再吭声 8日迎强冷空
- [ 01-07]雾霾天你戴口罩了吗?大爷晨练戴两个口罩晕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