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福建省委员会建议:六举措缓解福州热岛效应
2014-01-11 22:08 陈薪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李艳 |
分享到:
|
东南网1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陈薪宇)随着福州及周边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城市热岛效应就是其中之一。在今日上午召开的福建省政协第十一届二次会议上,不少委员们关注到了这一问题。民建福建省委员会提案建议通过六个举措,缓解福州城市热岛效应。 据介绍,2013年7月,中国气象频道官方微博发布内地“四大火炉”新排名,福州以近30年(1981-2010年)年均高温日数32.6天,成为中国内地省会级城市的高温王者,超过了老牌“火炉王”重庆(年均29.6天)。 民建福建省委员会在提案中指出,福州城市热岛效应明显。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福州市区所在地属于典型的河口盆地,四周群山环抱,且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城市热岛形成以后不易扩散,海上“冷风”不易进入,加剧了气温的上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城市人口大量增长、城区面积迅速扩大、城市规划忽视生态保护、高蓄热和非生态建筑群快速增加、内河水域和湿地面积急剧减少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福州的城市热岛效应。 就此,民建福建省委员会建议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面积。针对福州城市建设格局已基本定型,调整余地不大,建议大力发展街道绿化和垂直绿化。道路两旁与中间重新设立绿化带,种植树木,形成树荫,有利于减少柏油马路对热量的吸收。同时,建议福州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借鉴国外部分地区及广州、深圳等城市通过屋顶绿化给建筑物降温的方式,鼓励居民美化绿化屋顶。 其次,继续内河整治工程,在以内河地表水环境整治和修复为重点的同时,大力加强河道疏浚、驳岸修葺和景观建设工作,通过修建人工湖泊、开挖和疏通城市河网水系,使福州市城市水面面积所占比率不断提升。 同时,应注重对闽江湿地和乌龙江湿地的保护。湿地能让江面变宽,在洪水期能起到分洪作用,能够调节城市生态的平衡,降低两江沿岸的温度,是城市的天然公园。而目前在乌龙江和闽江流域的开发规划中,都对湿地的保护问题不够重视,致使其生态平衡作用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闽江湿地和乌龙江湿地的保护,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 提案还指出,应合理规划新老城区并控制城市规模。在新区建设或老城改造上,应考虑地面主导风向,在规划建设中考虑设置风道,加强通风。并适当分散高层建筑物,降低建筑物密度,以增加空气流通量。如可借鉴武汉等城市的做法,对一些新楼盘采用倒“V”字形设计分布,使其“缺口”面朝东南方向,以实现夏可通风、冬可挡风。 民建福建省委员会还建议福州市应合理控制城市规模,防止人口过度集中于城区。应尽量避免高密度连片建设,倡导在主城区周围设置卫星城市的做法,使主城和卫星城市之间有一段耕地或绿化带作为隔离区,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同时也有助于城市规模的有序扩张和生态文明的高效建设。此外,政府应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等,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
相关阅读:
- [ 01-11]福建省政协委员:加大扶持力度 因地制宜培育家庭农场
- [ 01-11]福建省政协委员:尽快出台湿地保护专门性法规
- [ 01-11]80后政协委员履新一年:感到肩上责任重大
- [ 01-11]福建省科协建议:闽率先建立海峡两岸花卉博览园
- [ 01-11]福建省政协委员:从严规划 源头上遏制商业地产的盲目扩张
- [ 01-11]民建福建省委员会建议:六举措缓解福州热岛效应
- [ 01-11]农工党福建省委员会建议:在闽“三岛”设立免税购物区
- [ 01-11]福建省政协委员建议借鉴台湾经验 让“垃圾不落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