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溪花灯 东南网2月1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张杰 通讯员 罗展阳 文/图) 这是传承300多年的“纸包火”的奇迹,只在春节期间绽放;它们通透澄莹、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但每年的规模却大小不一;这就是连城庙前镇芷溪村独特民俗“芷溪花灯”。这是原生态的璀璨,是一项能让人记得住乡愁的民俗活动。 传承不变 马年正月十三,记者随在连城县客家文艺中心上班的80后青年杨均均回到他的故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该县庙前镇芷溪村的家里,采访正月芷溪花灯。 “正月放假时,我每天都参加游花灯活动。昨天晚上轮到我们家里,我还专门请假回家出花灯。”杨均均说,现在花灯仍在家中摆放,他和父亲、堂叔一起示范。 据悉,芷溪花灯源于清代,当时芷溪人杨燕山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任职苏州,娶当地女子吴二姑为继配,因二姑酷喜苏州花灯和锣鼓,杨燕山携妻回乡时将其一并带回,遂于芷溪及周边乡隘流传,形成当地特有的“芷溪花灯”民俗活动,迄今已有300年历史。 每年新春,99盏的花灯由琉璃杯装棕油点亮,通透澄莹,熠熠生辉,最多时达百余盏花灯,一支花灯长队,首尾相接,明烛夜空,花团锦簇,穿巷走街,十分壮观,成为当地传承不衰的年俗。 芷溪片(含现在的芷溪、芷红、芷星、芷民、坪头、芷联6个建制村)目前共2994户11930人,主要聚居黄、杨、丘、华四姓客家人,黄、杨两姓居多,占80%。而此前数百年前是“丘三千、华八百,黄、杨两姓不上一百”。但人口的增减和历史的变迁并不影响芷溪花灯的世代传承,目前,当地仍完整地保存着这一数百年前的“活化石”。 据了解,主办芷溪花灯民俗活动的传统叫“出案”,不知从何时起,形成了按当地各个姓氏“按年轮流,八年一循环”的旧规。因此,近代以来,芷溪花灯“出案”仍沿袭旧规,轮到黄、杨两姓时,呈现黄姓花灯多、杨姓次之,而丘、华较少的状况。 按照旧规,今年马年轮到了当地人口较多的杨姓出花灯,共有48支花灯队出游,是继2010年黄姓出了100支之后,近4年来规模较大的一年。 杨均均说,自己是芷溪杨背杨氏第十六世祖杨燕山的第十代以后的裔孙,他的太公叫杨万斯,所以家族的花灯叫“万斯堂”,今年家里早早就做好了花灯。 “人家多,出灯就多!”杨均均的父亲杨雄生介绍,万斯堂有20多户人家,自愿报名参加的就有13户,根据抽签,家里就轮到了正月十三,也就成为当天出游的唯一一支花灯。 |
相关阅读:
- [ 02-18]福州:小型花灯回收 出于安全考虑大型灯组只能拆除报废
- [ 02-15]16万人涌入园博苑赏花灯 多彩民俗庆元宵佳节
- [ 02-15]郎官巷天后宫里DIY花灯许个愿望 童趣与浪漫同在
- [ 02-15]南宋时福州鼓楼花灯与苏州齐名同为上品
- [ 02-15]元宵花灯可否多绽放两天? 官方回应:操作有难度
- [ 02-15]福州元宵灯会谢幕 花灯将拆解回收并保存(图)
- [ 02-14]今年元宵花灯式样多 南后街传统花灯仍受捧(图)
- [ 02-13]观灯别忘文明 闽江公园花灯展区包装纸四处散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