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中央媒体聚焦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 人民日报配发短评

2014-05-26 08:06:1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陈瑜辉  
分享到:

近日,中央媒体聚焦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同时人民日报配发短评——

扶贫要因地制宜

东南网5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人民日报25日在要闻2版刊发通讯《下山溪村下山记》、新华社23日播发通讯《福建宁德:扶贫扶智更扶志 弱鸟要先飞》,聚焦“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30年来,从“输血”到“造血”,从扶智到扶志,赤溪村实现了从穷山村到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更成为闽东地区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奋力摆脱贫困的生动缩影。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配发短评《扶贫要因地制宜》,短评说:

中国地域广大,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扶贫的方式方法理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正如一位基层干部所说,如果老百姓渴了急需饮水,你却给他吃红烧肉,他就不觉得你为他着想;如果老百姓饿了想吃饭,你却给他穿华丽衣服,他也未必会领你的情。

“挂”在高山上的下山溪村,根本问题在于自然条件过于恶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在这种情况下,再多的投入,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贫困面貌。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宁德市从实际出发,对550多个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偏僻高山村和海上“连家船民”实施“造福工程”,整村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重新安置,既“输血”又“造血”;既扶贫,又扶志。30万名贫困山民和“连家船民”,从穷山恶水中来到了生活条件更为适宜的地区,从茅草屋、破渔船搬进了砖瓦房,从根本上告别贫困。

我国扶贫成就举世公认,但仍有1亿多人没有摆脱贫困,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任重道远。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坚持什么样的态度,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变迁或许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