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首届网络媒体视频主持人“清新福建”生态行公益活动走进位于永春县西北的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牛姆林。图为工作人员为采访团一行介绍相关情况 东南网6月9日讯(本网记者 陈薪宇)9日上午,首届网络媒体视频主持人“清新福建”生态行公益活动走进位于永春县西北的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牛姆林,了解这一生态功能区与保护示范点建设背后的故事。 据介绍,牛姆林因其“势若牛姆,孕崽怀宝,树木苍翠,石皆灵秀”而得名,总面积8088亩,其中生态公益林7441亩,生态林占总面积的92%。1984年,区内的3745亩次生原始森林被划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牛姆归来不看林”。保护区内森林植被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福建省单位面积植物种类最多的地方,也是南方保留最完好、最有特色的原始森林群。据统计,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800多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5种,二级保护植物30多种,三级保护植物60多种,各种中草药400多种,各种兰科植物3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84科238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0多种。有各类蝴蝶400多种,其中还有一级保护蝴蝶金斑喙凤蝶。 采访团一行进入保护区后,就被绿色环绕。林间水清涧幽、森林茂密,如同进入世外桃源,清新的空气让人倍感舒适。在此生活的野生猴群不时在行道、林间自在地玩耍,憨态可掬的样子吸引了不少采访团成员的镜头。不少人还体验了刺激的空中溜索项目,在广阔山林中拥抱自然之美。 但谁曾想,就是这样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在几年前却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煤渣场。牛姆林地下蕴藏着丰富煤矿,受眼前利益驱动,入区采煤者络绎不绝,小煤窑达数十处,年产煤15万吨左右,从业人员近千人。小煤窑的开采,严重威胁着这座绿色宝库。 为保护永春生态,1998年以来,历届永春县委、县政府毅然决定关闭小煤窑,启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以绿色农业为特色的产业化步伐,以生态旅游带动第三产业,规划建设生态旅游区,在保护区周边开展生态旅游,把牛姆林建设定位为“既要还原良好的生态,更要让百姓受益”。 煤渣场上建项目,是牛姆林建设备受称道的一招。据永春县副县长陈伯熙介绍,当时,建设者们从山外运来泥土,大面积覆盖煤渣,种上马尼拉草,开展滑草、露营、射击、野战等项目,并且在煤渣场上建成生态停车场,利用区外荒地建设山庄。县委县政府以每年减少3000万元的利税收入为代价,关闭了牛姆林保护区周边的煤矿,并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在牛姆林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建设生态旅游区。 为加强牛姆林建设管理,该县还封禁了其周边小煤窑,对环境进行整治,将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拓宽硬化了牛姆林通往外界公路,建设区内旅游道路网络共12公里及其配套设施;架设了连接全县电力网供电系统,改造了区内供水系统等。同时,该县还建成了一座生态科普馆作为生态教育基地,让更多人了解自然、爱护环境,自觉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 据了解,近年来,牛姆林先后建设30多个项目,现已发展成国家4A级景区,是福建省著名旅游风景区之一。牛姆林从昔日采煤地到今日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的大转变,留住了青山绿水,也为百姓留下了更长远的“生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