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长汀:美丽乡村释放生态红利

2014-07-09 09:11:3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风光秀丽、美丽宜居的长汀县庵杰乡 袁鸿梅 摄

东南网7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如飞 通讯员 陈天长 李银发)

山上翠竹茶园,大田荷叶青青,平坦的水泥大道向村庄延伸,亭台楼榭点缀其中,把一幢幢村居装扮得清新靓丽。7月1日,记者走进长汀县涵前村,这里,有全省独一的江河穿洞的天工造化之美景,被称为“龙门”。不久前,这个坐落汀江源头的山村刚刚通过“国家级生态村”验收,演绎新时代的“鲤鱼跃龙门”美丽传说。

涵前村之变,缘于长汀县蓬勃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

靓乡村——44个美丽乡村试点

“长汀绿化了百万亩荒山,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但不能就此止步!建设美丽乡村就是我们努力贯彻‘生态美、百姓富’战略的一环!”县委书记魏东说。

长汀县结合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的目标,制定《长汀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去年9月,实施一事一议奖补美丽乡村试点县项目之后,以长汀生态经济走廊为主线,在全县18个乡镇筛选出44个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濯田镇水头村有21座明清古宗祠,还有保存较好的198座古民居,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就定位为以古民居、古村落、自然生态、农耕文化为特点的古韵山庄。村里推荐26位有威望、热心公益的人士组建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村民热情高涨,自发捐款人均1000元以上,全村共收到集资、捐资、引资300余万元。已投资120万元,对龙山公祠和司马第进行大规模维修;正投资200余万元,对积庆祠等10座明清古宗祠、30余座明清古建筑进行维修;还修建村道、农民休闲广场、廊桥、仿古亭等。古韵山庄风貌初显端倪。

与水头村一样,长汀县44个试点村绝大多数成立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四都镇圭田村发动群众捐资建农民公园、修复古祠,拆除空心房,新增绿地3000多平方米。

美家园——不比城里小区差

“以前村里随处可见破猪圈、臭粪坑,污水满小河、树枝上到处是垃圾袋。现在可干净了,不比城里的小区差!”涵前村村委主任苏丁忠告诉记者。

美丽乡村建设,先从环境整治抓起,从改变村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入手,建设清洁家园、绿化家园,美化家园。

新桥镇湖口村至三坑口村新庵公路沿线12个村,列入一事一议财政奖励美丽乡村试点村,实施汀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启动资金项目。在江坊等6个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共建7座污水处理站和66个分散式一体化化粪池处理设施,建设一座水平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在余陂村、三坑口村、湖口村沿河建设生态护岸,河道清淤。拆除新庵公路沿线猪牛栏、旱厕、简易搭盖、废弃烤房、空心房等,新桥镇“十里画廊”风光乍现,成为休闲观光好去处。

河田镇露湖村地处严重水土流失区,曾经“山光、水浊、人穷、地瘦”,治理后,满山都是马尾松。中石油在这里实施万亩水保生态示范村工程,全身是宝的无患子舒枝展叶,绿意喜人,改变当地生态景观,成为百姓“增收树”。

富百姓——宜居宜游农家乐

“周末我们这里的客人很多,乡村美了,农家乐也火了!”庵杰乡“龙门食府”老板罗远金高兴得合不拢嘴。

美丽乡村建设带火了长汀的农家乐,庵杰乡开辟了摸鱼虾、拾河螺、挖竹笋、探溶洞、赏荷摘莲、石磨豆腐、观光茶园、竹筏漂流等游乐项目。原本在外打工的罗远金春节回乡看到这情景,毅然投资300多万元兴建“龙门食府”,旅游旺季时,一天接待10多桌客人,20个房间全住满了。

大同镇翠峰村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契机,把翠峰建成生态健康休闲运动区,投资建设环山自行车道、透水砖游步道、田间观光道,实施村主干道绿化工程,“动感翠峰”已见雏形,将成为城里人下乡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美丽乡村建设,使童坊镇古村落彭坊火了。原本破旧的古街修葺一新,整治后的河道变清了,开发了龙床寨、广福院、菩萨树等旅游线路,吸引不少古建筑学家、历史学家和摄影爱好者、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特别是央视《远方的家》摄制组前来拍摄“刻纸龙灯古文化”,使彭坊声名大噪,今年正月十三到十五,彭坊人潮涌动,三条龙灯闹元宵,成为游客向往之地。

涵前村村主任苏丁忠说:“我们村今年的游客同比增加了一倍,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0多元。今年6月,村里‘天下客家第一漂’旅游项目正式启动,随着乡村旅游业发展,村民将越来越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