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滚动网报> 社会民生 > 正文

泉州:创新水利机制 打造百年工程

2014-08-15 16:33:3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8月15日报道 本网记者 阙燕芳

晋江之水,源远流长。因水得泉,因水成州,泉州得水独优,然而泉州的水资源形势却并不容乐观,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158立方米,仅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1/2和1/3。沿海片区更是严重缺水,石狮、晋江、惠安的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02-389立方米,属国际上通称的“绝对贫水区”。

水利要发展,出路在改革,重点要创新体制和机制,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先行先试,从管理体制、信息系统等方面入手,创新性地探索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体制创新 一体化管理高效运作

面对“多龙管水”的状况,要实现高效的水资源管理,需要一个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作为“神经中枢”,进行一体化管理。

2010年10月,泉州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成立,负责全市水资源的宏观管理,统筹水资源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改变了“多龙管水”状况,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监控,确保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用水需要;确保当出现缺水和水污染等应急事件能及时启动预案,使事件得到快速高效的处置。

泉州水利局相关人员介绍,当泉州出现水库污染事件等应急事件时,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便会成立应急处置指挥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并制定治理方案,由各有关部门分头实施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快速及时解决问题的目的。

科技创新 动态系统科学管理

泉州市各县(市、区)现有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是多少,各水源点、取水点、用水户的实时流量是多少,各水库、河流水质如何?只要用鼠标轻轻一点,这些问题都能在泉州水资源动态管理系统里找到答案。

泉州水资源动态管理系统以计算机、通信网络、遥感技术、水资源自动监测以及远程监控等技术为依托,整合环保、气象、水文、防汛、公用事业等涉水相关信息,通过对全市供水水源地实时水质水量信息和用水状况的在线监控分析,进行实时调度配置管理,实现全市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

通过水资源动态管理系统,水质、水量、用水效率三大指标都能通过红、黄、蓝三种颜色来表征其是否正常,是否“生病”了,并能实现自动应急响应。以水质红黄蓝管理为例,如果显示蓝色表示水质符合正常标准;如果出现黄色预警时,问题点就会一直闪烁,提示水源水质处于临界状态;当出现红色预警时将提示水质污染告警。

运用系统调度平台,在枯水期间,通过对晋江西溪和山美水库水源进行联合调度,年可增加晋江水资源有效利用量1亿方以上,相当于在晋江流域新增一座大型水库。目前,正在开展系统二期工程建设,计划投入2900万元对系统平台进行更新改造和增设水质水量监测、取用水远程计量、视频监控、闸门控制设备等。系统二期工程建成后,全市的水资源监控体系将更加完善,水资源监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增强。

模式创新 水权交易平台协调分配

泉州是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也正因如此,“倒逼”出了泉州水权交易。在水权交易平台内,可以进行市县之间、县与自来水厂和大工业用水企业之间、自来水企业与用水户之间的水权交易。

县市之间的水权交易方面,晋江下游受益县按用水量比例,合理分摊补偿费用给上游水资源保护县。各县按水量分配比例承担流域内有关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机制。缺水县若超出水量分配方案的分配额度,进行跨区域、跨流域调水,便向水源地支付水权补偿费用。

在县与自来水厂和大工业用水企业之间、自来水企业与用水户之间水权交易中,当企业或用水户用水总量超过定额标准,系统自动对超额用水量按用水量累计加价制度进行计算,对有节余水量的给予奖励。

为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调动上游地区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泉州出台《晋江、洛阳江上游水资源保护补偿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建立晋江和洛阳江流域下游地区对上游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到目前全市共下达补偿资金5.24亿元,带动上游地区投入流域整治资金近40亿元,推动了四百多个水资源保护项目的建设。为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建设,市政府决定从2013年起将补偿资金提高至3亿元。

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泉州已经建立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工作体系,水资源科学管理水平大幅提高,用水效率、效益明显提升,水资源科技支撑不断增强,成功实现以全省8%的水资源量,养育了全省22%的人口,支撑了全省24%的经济总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