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15日报道 本网记者 阙燕芳 深厚悠久的历史渊源、濒海开放的地理优势,以及闽南历代先民以开阔的襟怀善于兼容博采各种优秀文化精华等诸多因素,构建了闽南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博采众长,兼容并蓄。 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包括福建的泉州、漳州、厦门三地,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区域及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开始进入整体、活态保护的新阶段。 泉州文化瑰宝绽放异彩 文化生态是一种历史过程的动态积淀,泉州作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历史文化名城和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和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有特色鲜明的乡土文化和多元外来文化。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鲜明的特色,深受人们喜爱。泉州南音被专家誉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不仅流传在闽南地区,而且流播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国家,成为联系海内外同胞的精神纽带;梨园戏,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泉州提线木偶戏先后到过40余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屡获国内外大奖,被誉为“世界一流的木偶艺术珍品”。高甲戏的丑角艺术丰富多彩,形成亦庄亦谐、以丑见美的独特风格。此外,独特的虫寻埔女,火热的拍胸舞,地道的火鼎公婆……这些文化瑰宝都让“东亚文化之都”更显生机活力。 据文广新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泉州已认定4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含主体申报项目、联合申报项目和濒临项目)。31项国家级、76项省级、175项市级、353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 点面结合打造闽南文化保护区 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举办国际南音大会唱、建设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近几年来,泉州市采取一系列举措,大力加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建设,切实发挥泉州作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核心区的主导作用。 2010年5月,泉州市政府发布了《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按照“夯实点,形成面,摸得着,看得见”的思路,初步规划点面结合的省、市、县、乡村(社区)市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基础网络。 在“点”的建设方面,去年,泉州市已经实施完成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十百千基础工程”,即建立10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100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传习中心)、1000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点。在“面”的建设方面,今年,泉州将建设20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首期),这项工作被纳入今年市委市政府33个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中。重点区域分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域、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区域、民间信俗保护区域、民俗保护区域、传统戏剧保护区域、传统技艺保护区域、传统体育保护区域、传统音乐、舞蹈保护区域和闽南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区域等九大类,整体性保护的重点区域将纳入当地城乡发展规划,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城乡规划部门会同文化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制定“重点区域整体性保护专项规划”。 非遗传承人享“特权” 泉州花灯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绚丽多姿。而花灯制作工艺大多依靠家族传承,然而,泉州的传统花灯名家数量却屈指可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记忆,如何保护、培养传承人,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近年来,泉州尤其重视花灯传承人保护工作,利用传统文化节日和各种有利契机,为民间艺人提供发挥才能的空间和展示平台,举办元宵灯会和泉州花灯创意、制作大赛,以活动促传承,既为花灯艺人提供经济收入来源,也为花灯传承人创造实践机会。此外,泉州市还给予一定的经济资助,并设立泉州花灯传习所,由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领衔。从2010年至今,泉州市艺术馆每年开办3个花灯制作暑期免费培训班,一个班安排25人,授课对象为25岁以下青少年。目前,泉州花灯代表性传承人有16人,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2个。 据了解,泉州市文化主管部门多方关注传承人工作,先后命名两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每个传习所都由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领衔,赋予他们传承义务,为他们提供传承平台。凡被认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均可享有讲学、传授等诸多“特权”。目前,泉州还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发放工作津贴每人一万元、为七十岁以上的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发放补贴每人3000元已形成制度,鼓励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这些工作对真正保护、传承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深远的意义,将能很好地预防“人亡艺绝”的现象。 |
相关阅读:
- [ 05-28]闽南文化:穿越千年 活在当下
- [ 05-26]入学礼成人礼等传统礼俗被列入闽南文保总体规划
- [ 05-23]福建省政府部署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 [ 05-14]福建发布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 重点保护岁时节日
- [ 03-28]泉州将建20个闽南文化生态重点保护区域
- [ 06-19]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开馆
- [ 04-27]70后漳州郎长在泉州 行脚厦漳泉诉说"闽南故事"
- [ 03-10]黄少萍:世界闽南文化节6月16日在泉州举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