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拍摄的朗县县城全景图
东南网8月27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1995年5月20日,福建第一批泉州市援藏干部进驻朗县,开始福建泉州市对朗县第一期援藏工作,正式开启福建省经济、技术、人才对口支援朗县的伟大历史篇章。20年援藏,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光明吉祥”之地呈现于世人眼中,一个跨越发展不断加快,社会局势更加稳定和谐,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社会主义新朗县正在蓬勃发展。
发展“两椒两桃” 给朗县种下了“绿色银行”
由于高海拔和气候干燥,朗县是林芝地区条件最艰苦,财力最薄弱的县。群众多居住雅江两岸,山坡往上植被稀疏,犹如“沙漠”。 在农牧区,青稞小麦依然是许多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如何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成了援藏队思考的问题。
沿着藏东环线公路,记者来到朗镇仲达村,公路两侧、房前屋后、青稞、小麦地里,满目皆是绿油油的核桃树。采访时,当地群众跳着锅庄欢度庆祝丰收的“望果节”,仲达镇镇长琼达告诉记者,原来这里耕作条件较差,基本上是雨养农业、靠天吃饭。
琼达指着村边青稞田里套种的核桃林算了一笔账,这150亩地采用“分树到户,一户一管”的方式,于8年前共套种了6千多棵,去年部分首次挂果,一棵产量6公斤,每公斤收购价60元,一棵树就能增收三四百元。等进入丰产期,一颗核桃树的收入几乎等于一亩青稞小麦的收入。一亩地可套种30棵,增收非常可观!
“原来这些都是空地,后来援藏干部给我们开发土地,让我们种核桃。从去年开始(产量)达到两三千(斤)。 核桃一斤最少也是25块,种庄稼的话一斤1块多。”朗县聂村村民玉珍指着自己的一片核桃园说。
2001年7月,福建第三批援藏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
核桃八年结果十年丰产,尽管朗县种植核桃历史悠久,但种核桃的人不多。当地人说“核桃是爷爷种给孙子吃的”。世代依靠传统农牧业生活的群众认为核桃种在地里还影响粮食生长。
“给子孙留金留银,不如留片核桃林”……援藏干部们深深知道这一道理,“两椒两桃”的农牧区发展思路逐渐明晰。为打开群众们的思路,他们在引进良种壮苗并免费提供的同时,与县乡村干部深入农家给群众算收入账;动员有种植经验的农户带头种植;向基层群众剖析核桃发展潜力、市场前景,让群众彻底消除顾虑。此外,他们还积极组织村领导及种植大户到核桃种植大省取经,体验“靠山吃山、靠山致富”的滋味。
“种上一棵核桃树,不愁柴米油盐酱油醋;种上三棵核桃树,不愁没有房子住;种上二十棵核桃树,轿车开进咱农家户。”这是仲达的老百姓流传的顺口溜。
“援藏干部真正地为朗县种下了‘绿色银行’。”朗县县长成燕动情地说,福建的援藏干部并没有热衷于“短平快”的项目,在解决最迫切问题的同时,几批援藏队认准目标持续安排资金扶持。“这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令人敬佩。”
据介绍,20年来,福建援藏队共投资3247余万元,兴建产业类项目12个,种植“两椒两桃”9000余亩,修建温室大棚30余座,培植养殖大户100户,改良黄牛4000头,进一步配套完善金东玉石加工厂和农畜加工厂,打造金东藏玉精品和藏式茴香辣味、当归辣味、藏东桃、核桃油、贡布千年核桃等本地特色农畜产品独有的“朗香”品牌;投资2240万元,修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景点配套设施5个,推动朗县旅游事业蓬勃发展,为朗县经济发展注入一支强劲生力军。
2002年11月,林芝全区第一座村级公园——闽苑,即达木村公园。
“感谢福建来的亲人们”
福建20年的对口援藏,朗县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完善。从第一批援藏构建出朗县城市雏形到第七批投资开发“光明新区”,从有水无电到贡字荣水电站的投用,从骑马步行到村村通公路,从受教育难到希望小学的建设,从就医难到县医院医疗条件的提升和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完工投用。
第六批援藏队投资2450万元,建成朗镇申木村、洞嘎镇聂村、扎西塘村、金东乡秀村等7个小康示范村。68岁的塔青是朗县朗镇申木村村民,当了32年村主任的他如今在家安享晚年,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住上2层的楼房,也没有想过村庄会变成如今的样子。
记者看到,通过实施小康示范村工程,干净整洁的村庄道路铺设到家家户户门前,宽敞明亮的农家小院种满了各类果木,两层的藏式新居窗明几净,楼顶上装起了太阳能热水器。
“人和牛分开住了。新房里的设备该有的都有了,比如说太阳能热水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喝上甘甜的自来水,还能洗上热水澡。”塔青指着二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笑着说:“这一切是祖祖辈辈想都不曾想过的,得感谢福建来的亲人们啊。”
福建七批援藏工作,累计投资3732万元,用于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其中投资832万元,完成15个六乡镇卫生综合楼、县医院和卫生局设备购置改造项目,全面提升了卫生医疗服务水平,为农牧民群众就医看病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
朗县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周晓军告诉记者,中心的层流手术室7月底即将投入使用,可开展胆囊切除、胃切除、阑尾炎、疝气等手术等中等难度手术。告别了只能做清创缝合以及门诊的小手术的历史。
朗县县委常务副书记、福建省第七批援藏干部吴建铭说,从小康村建设、乡镇小集镇,以及县城和光明新区的改善入手,来打造美丽朗县。“从第一批开始,朗县的援藏就是一面旗帜,这面红旗已经传了6批,到我们第七批手上,我们想继续把这面红旗扛下去、传下去。”
2005年9月,总投资2229万元的洞嘎镇滚跨江大桥完工并通车。
当地老百姓庆祝“望果节”
公路两侧、房前屋后、青稞、小麦地里,满目皆是绿油油的核桃树
朗县农牧民新居
朗县新农村建设
朗镇申木村
在福建援藏干部的援助下当地老百姓住进了新房子
仲达村套种核桃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