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在刚刚结束的南京青奥会上,安踏、361°、匹克、鸿星尔克等多家泉州鞋服品牌企业全方位出击,在冠军领奖服、赞助代表团等十多个方面占据体育营销高地。 鞋服,一个地道的传统民生产业。然而,从手工作坊到贴牌生产、从质量为先到品牌运行、从自主创新到资本运营,30多年来,泉州人几乎将鞋服产业推向一个又一个新境界,打造了一个能与外资品牌比肩的民族品牌群。 如今,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制造”也步入调整期。面对大考,作为传统产业,泉州鞋服业再次攻坚克难,突围前行。 压力——劳动力价格上涨、融资难、产能过剩等多面夹击,挑战前所未有 驱车进入鞋服重镇——晋江市中心城区青阳、梅岭一带,路旁的广告牌逐渐增多。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广告,大部分来自当地的鞋服品牌。 在全球鞋服产业版图上,泉州的地位不容忽视。 运动鞋产量占全球30%,夹克产量占全国25%,拥有35%的国内一线男装品牌,休闲装产能占全国20%……经过多年滚动发展,泉州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鞋服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品牌基地。 和国内其他传统制造业一样,高速发展之后,近几年,泉州鞋服业迎来转型期。 伴随转型的,是不可避免的阵痛。 客观地看,鞋服业是泉州最早发展起来的民营制造业,工业产值超千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0%,是泉州第一大产业。体量如此庞大,转型尤为不易。 石狮市爱登堡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启明说,当前,劳动力价格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速,融资成本、营销成本等也逐年上升,鞋服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早已降到个位数,部分盈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开始退出。 在人口等要素红利逐年下降的同时,产能过剩开始凸显。 在晋江市经贸局副局长林永红看来,鞋服业准入门槛不高,在需求放缓的背景下,多年积累的庞大产能很难在短时期内化解,部分企业面临高库存压力,行业不得不“去产能化”。 “鞋服业转型,就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企业按市场法则优胜劣汰,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更是转型的必经之路。”林永红说。 不过,林永红认为,这种挑战,是鞋服产业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共振的结果,可谓“成长的烦恼”——大量鞋服企业扎堆中低端、拼价格、薄利润的局面必须扭转。 鞋服产业要突围,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到新的引擎。 |
相关阅读:
- [ 04-24]海外市场略有回暖 福建鞋服业海外低价甩库存
- [ 02-15]我省将可完成鞋服一站式检测
- [ 12-31]莆田鞋服城昨日开业 年交易预计100亿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