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福建经济 > 正文

福建:老树发新枝,传统产业突破有道

2014-10-12 08:41:3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福建传统产业发展面临哪些困难、转型升级路径在哪里?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我省部分专家学者,请看他们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脉问诊”——

老树发新枝,传统产业突破有道

东南网10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谢贤伟 林侃 方炜杭)

什么是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的界定是相对而言的。”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茂兴说,除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别的产业都可以算作传统产业。

来自省经信委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省38个产业集群中,年产值超千亿元的有7个,基本上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并具备了相对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伍长南说,福建工业在全国真正比较有影响力的是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虽增长较快,但尚未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省经信委副巡视员兰文告诉记者,去年,全省实现纺织产业产值4120亿元,居全国第5位;轻工产业产值11230亿元,居全国第6位,71个中国驰名商标占全省总数的39%;建材产业产值2502亿元,居全国第7位,其中建陶产业高居全国第一。在出口方面,今年1至8月,全省服装出口724.8亿元,同比增长4.6%;鞋出口499.4亿元,同比增长7.2%。这两者的出口总值,占到了全省出口总额的1/4强以上。

“实践证明,不管是历史、当下还是未来,传统产业都是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当之无愧的主要动力。”专家们表示,福建绝不能放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也并非没有发展前景,关键是要走转型升级之路。

困难叠加,传统产业发展过程中矛盾凸显

“传统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难不容回避。”福建省南方科技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开明认为,经济发展大环境好的时候,这些都会被掩盖在暗处,但当经济发展步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后,这些矛盾就会集中爆发,对产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传统产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和困难?黄茂兴认为,首先,要从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上去分析。“就国际环境而言,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全球经济都还没有走出阴霾,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仍然缓慢,导致贸易保护主义、贸易壁垒有持续抬头之势,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放、技术转让力度大不如前。”黄茂兴说,同时,与WTO逐渐被边缘化相对应的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区域性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规则的影响却越来越大,对开放型经济造成了不良影响。

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吴文华告诉记者,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传统市场的容量问题以及技术壁垒、环境壁垒的影响,都是传统产业出口应该关注的问题。

从国内环境来说,是多重困难的叠加。黄茂兴说,第一,是更高的劳动力成本,人口红利已经基本不复存在;第二,是更稀缺的土地资源,更紧张的能源供给;第三,是更严峻的节能减排、环境压力,传统产业需投入更多环境治理成本。“这些困难叠加后,必然造成传统产业生产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等结果,倒逼传统产业向转型升级要增长动力。”

传统产业本身,有何制约因素呢?黄茂兴认为,福建传统产业的一大突出问题是,大型的企业、集团太少,缺乏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大多“小弱散”,难以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兰文说,以建材产业为例,全省695家规模以上石材企业平均年产值不到1亿元,排名前五的石材企业总产值仅占全省8%。产业集中度不高,就无法做大做强。

伍长南认为,当前,传统产业同质化已非常严重,产品没有差异,不仅会有很强的可替代性,而且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出现无序竞争、效益下滑的局面。

专家们还指出,传统产业中占主流的民营中小微企业,不少有着无法回避的天然缺陷。一是长期依靠劳动力优势,缺乏核心关键技术;二是相当多家族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是“小弱散”的特质,导致融资渠道狭窄。此外,由于福建重化工业基础较薄弱,无法锻造更长更完整的产业链,也让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难以拓展。

“传统产业已到了非转不可的时候了!”黄茂兴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