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精神
锲而不舍 柏洋村华丽转身
柏洋村的新容与旧貌。(资料图片)
东南网11月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刘见闻 黄少鹤 程枝文 通讯员 林斌)
10月22日,驱车由沈海高速柏洋互通口驶下,没几分钟就到了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在眼前展开:
一边是美丽的海滩,一边是如黛的青山;宽阔整洁的水泥村道旁,绿树掩映;一幢幢漂亮的联排房,整齐划一;新建的村文化中心,设施齐全。村主干道尽头,右边是一座标准现代化的幼儿园,村财投资430万元,现有180多个孩子。顺着边上石阶走上山坡,是一个以“孝和廉”为主题的文化公园,总投资400多万元。林立的石碑刻着儒家“孝和廉”的传统文化格言。
若不是村口一块石碑刻着“中国美丽乡村示范点”,很难想象这里是农村。
1993年,柏洋村还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25个自然村,70%在偏远大山中,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村集体负债43万元。
63岁的村民雷增喜告诉记者,过去因为太贫穷,他娶不到媳妇,儿子是领养的,“以前,住在8公里外的半山腰,一家人挤在狭小的泥瓦房,由于经常漏风漏雨,煮饭得用一张塑料布挡土灶,晚上睡觉总是提心吊胆”。
如今,雷增喜从山上搬下来,住上了小洋房。他在村幼儿园当门卫,儿子和儿媳妇在村里的工业园上班。“家里还种些庄稼,每月都有几千元收入,日子过得不知比以前好多少倍!”雷增喜说,2010年9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村里调研时,还到他家中关心其生活,回想这一幕,至今仍激动不已。
目前,柏洋村有500多户人家,其中400多户属造福工程搬迁户,他们走出大山,都过上了好日子。
“现在,柏洋村没有闲人,不是在上班,就是在经商办厂。村民的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村里的事业发展快,许多工作需要有人去做,仅保洁员、花木工、保安员就有30多名。每户人家每年可享受村里的养老、医保等各项福利1000多元。”村党委书记王周齐说。
20多年来,柏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的是一种坚持,一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在各级各部门持续帮扶下,村党支部(现为村党委)带领干部群众执着拼搏。他们坚持“工作有信心、发展有恒心、办事有公心、为民有爱心、团结有诚心”,习近平2010年来这个村调研时,对这种坚持给予充分肯定。
回顾过往,王周齐十分感慨:“当年,大家虽然都种了几垅山坡地,还是经常饱一顿饥一顿,个个穷得叮当响。”王周齐1993年以前一直在外闯荡,年收入七八万元,每年春节回家,看到村民的窘境都感触很深。村民和乡干部也多次邀请他回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能为家乡做贡献,我觉得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要干就必须认真干!”1994年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周齐,根据柏洋村的实际做出决定:山海并进,即通过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帮助村民脱贫。
刚开始,因村集体负债,不断有人上门讨债,一边要把钱还上,一边要带领村民致富,村两委班子压力很大。王周齐首先拿出自家积蓄9.8万元,无偿借给村里办水泥化肥经营部;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致承诺,3年内不领报酬。一件件事很快做起来,成立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推广种植东魁杨梅、开荒种药材、开发弹涂鱼养殖基地……
2000年,柏洋村终于脱了贫。“当年,又一次机会来临。沈海高速施工,租用周边村庄的土地当堆沙场,高速公路竣工后,很多村庄都把堆砂场卖掉,钱分给了每户村民。”王周齐说,柏洋村却利用这块地,成立了闽东首个村级工业区——柏洋工业小区。这为柏洋村带来发展后劲,集体经济开始有了很大起色。
从此,柏洋村开始实施“五年一规划”,经济与社会发展按此规划推进。2013年,柏洋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8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68万元,村集体收入近500万元。
柏洋村在脱贫发展过程中,上级各部门对该村的帮扶始终没有停止过。扶贫开始,福鼎市委组织部挂钩这个村,针对村民融资难,帮助该村300多户获贷款4566万元发展生产。还有,上级科技部门让科技示范户与240多户村民结对,进行技术帮扶。
今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联系柏洋村。现在,宁德市委办、发改委以及核电站、闽东电力、烟草公司等单位、企业又挂钩帮助这个村的新村建设。
上任仅一个多月的福鼎市委书记刘振辉已两次到柏洋村调研。他说:“柏洋村的发展历程,很好地阐释了‘滴水穿石’精神。我们干部在为群众谋发展时,要有‘功不在我’的思想,一任接着一任干。我相信,只要继续秉承这样的扶贫理念,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一步一个脚印,一定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早日实现中国梦。”
当下,柏洋村又有新的目标:打造“三个区”,即山上生态农业观光区、山下工业企业集中区、公路沿线村民住宅区。未来的柏洋,将成为优美、和谐、幸福的畲乡新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