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2015-01-07 08:35:3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李艳 |
分享到:
|
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中,海沧探索出的一条政府、群众、社会各方合力共建、协力共管的“互动共治”模式,有力地“弥合了中等收入社会裂痕”,被专家誉为社会治理创新的“厦门模式”和“海沧实践”。《中国青年报》1月5日在头版头条位置推出《弥合中等收入社会裂痕——厦门海沧: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的专题报道,本报今日全文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中国青年报》记者 雷宇 陈强 “厦门市海沧区的改革创新是要建造一个理想国。”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邓大才教授说,我国从低收入社会跨入中等收入阶段,海沧探索出的一条政府、群众、社会各方合力共建、协力共管的“互动共治”模式,有力地“弥合了中等收入社会裂痕”。 2014年岁末,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盘点2014年基层治理改革,提出我国当前社会治理的四大版本——管理有序、组织健全、服务完善、互动共治。 在邓大才看来,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到互动共治的社会治理,看似简单的变化,背后却是政府思路的深度转换。 昔日“宁要岛内一张床,不要岛外一栋房”的厦门岛外新城海沧,2013年度综治考评跃居全市第一,获评全市唯一省级平安先进区;政府绩效考评跃居全市第一,文明城区考评全省第二。 “逼出来的自我革命” 在海沧,一度引发全国瞩目的PX事件是一个屡屡被提起的话题。 几年前,厦门市引进一项总投资额108亿元的对二甲苯化工项目(简称“PX”),选址于海沧台商投资区,该项目号称厦门“有史以来最大工业项目”,投产后每年的工业产值可达800亿元。 然而,担心化工厂建成后危及民众健康,项目遭到百名政协委员联名反对,市民以政府门前散步、投票等多种形式抵制,最终工程迁建。 “经济发展了,群众就满意”的发展观遭遇危机。“错愕、惊诧”,一位当地官员说,政府大力抓经济建设市民为何不领情,反思由此催发。 作为我国主要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往来的台湾人士对“海沧政府效率高,政策推行立竿见影”的赞叹言犹在耳。 改革开放前沿的海沧,2013年度财政收入位居全省前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工业产值、人均财政收入全省第一,人均GDP达2.2万美元,超过台湾地区平均水平。 “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一下面临挑战了。”邓大才教授对此分析,跨入中等收入社会,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政府唱戏,群众看戏”的现象在各地并不鲜见。 海沧区委书记郑云峰将此概括为“被幸福”——传统社会管理自上而下,政府大包大揽提供服务,经济越来越发达,服务越来越多,但与群众的真实需求可能距离越来越远。 “政府是否能包打天下?政府职能边界在哪里?社会和市场能够承担哪些?”一系列的课题摆在海沧面前。 2013年7月,厦门市委确定“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战略规划,海沧在全市率先设立第一家区级“缔造办”,新一轮改革悄然启动,改革的核心就是将公众吸纳进社会治理体系中来,让其不仅仅是治理对象,更是治理主体。 |
相关阅读:
- [ 12-29]“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海沧实践”活力飞扬
- [ 10-15]两岸(厦门)乐活节启幕 陈云林江丙坤出席
- [ 10-13]厦门海沧成立全国首个两岸义工联盟
- [ 07-14]公园公厕“变身”餐馆 租赁合同竟有两个版本
- [ 06-16]海峡两岸公益论坛 分享海沧经验
- [ 06-15]两岸产业对接 台湾夜市将扎根海沧
- [ 06-14]海峡论坛音乐会今晚在海沧举行 欢迎市民前往观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