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表千秋 其风永存 杨时既是两宋之际理学传承的重要思想家,也是重要的教育家。《宋史·杨时传》 曰“时浮沉州县四十有七年”,他一生一半多的时间“安与州县,未尝求闻达”,都在聚徒讲学、传道授业。 “杨时始终执师礼于二程,并尽一生将师门学说发扬光大。‘程门立雪’的故事流传后世,成为中国文化中尊师、重教、重道的重要符号。”三明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余达忠说。 如何更好地传承、发扬杨时求学、治学、育人之精神? 在杨时的故乡将乐,当地有识之士一直在探索。 2013年,将乐县杨时研究会与将乐一中携手,开启“杨时文化进校园”之旅。 将乐一中本由龟山书院衍化而来,南宋度宗咸淳二年 (1266年),礼部尚书、将乐人冯梦得以“龟山先生载道而南,为师儒宗”的名义奏请朝廷建立龟山书院,时任将乐知县黄去疾奉旨建院。数百年来,龟山书院作为将乐一地的高等级学府,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因其历史渊源,将乐一中把传承弘扬“杨时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通过“氛围熏陶、活动促进、学科融入、实践体验”等方式,在学校教育中融入这位本地先贤的精神内核。 “听了杨时研究会老师的讲座,我才知道杨时一生做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事。作为将乐人,我感到很自豪。”高三学生车宗凯说。小车平时对古代文化很感兴趣,学校开展“杨时文化进校园”活动后,他积极参与,听讲座、参观遗址、阅读杨氏家训、写读书心得……一年多下来,他学习的积极性大增,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杨时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资源,可以好好挖掘。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向学生们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乐一中校长肖爱军说。 为此,将乐一中还把校训改为“信至笃,学至诚,业至精”,激励学子弘扬杨时勇于钻研、坚定信念的精神,努力在学业上至诚、至精;校园里的道路、场馆如含云路、东林路、立雪楼的命名,也与杨时生平有关;语文、历史等学科教研组的老师们,也在探讨如何将杨时文化融入教学…… |
相关阅读:
- [ 04-19]将乐杨时文化园首季实现任务过半 总投资5.5亿元
- [ 03-29]将乐开建杨时文化园 计划投资超过5亿元
- [ 03-26]杨时后裔重文崇武轶事
- [ 03-12]将乐投资5.5亿元建杨时文化园
- [ 02-22]探访闽北杨时后裔:一门数十进士 百年不事张扬
- [ 01-29]杨时与南平两座山的渊源
- [ 12-04]《杨时文化研究》 学术研讨会在延举行
- [ 07-17]将乐县挖掘杨时故里文化资源 学术研究成果丰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