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的生前事身后名:人生一粒种 漫山木麻黄
2015-04-08 08:37:0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指挥不在第一线,等于空头指挥” 身为党员干部,怀揣公仆情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就和你心连心 每当想起与谷文昌的最后一面,朱财茂止不住泪盈眼眶。 那天,曾担任东山县委通讯员的朱财茂,前往漳州,探望正与癌症做最后斗争的老领导。两人聊着聊着,谷文昌说到了树:“我前不久才知道,木麻黄的寿命不长。你回到县里反映一下,要记得更新换代,否则,风沙再来,东山人民又要受苦啦!” “唉,都什么时候了,自己的命都顾不上了,满脑子还想着老百姓。”朱财茂语带哽咽。 追寻谷文昌的故事,有一些谜般的地方。 其时,风沙灾害不仅困扰东山,也是沿海地区共同面对的大难题。从平潭到东山,沿海各地都成立了国有林场,积极破解防风固沙难题。 可为什么,沿海防护林的成功,偏偏是在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东山率先实现? 当时在福建省林业厅造林处工作的曹如杨非常好奇。决心到东山探个究竟,见见那位“造林书记”。 书记下乡了。嗯,等他回来。 天渐渐暗了,书记还没影。县委同志笑了:“谷书记最讨厌那种只会拿着阴阳盘东转转西看看、华而不实的‘风水先生’做派了,几天之内,可能都不会回来……”小曹抓起小包直奔村子。 那时没车,靠的是自行车和走路。这一追,追了两天,从白埕到西埔,跑了大半个东山。每到一处,不是听村民说“书记刚走”,就是“哎呀,谷书记上星期刚来”。 人没见着,小曹却有了答案:能这么沉得下去、靠前指挥的干部,啥问题不能解决? 谷文昌爱说两句话。一句,“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一句,“好的动机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要把动机和效果统一起来,必须深入群众,吃透情况”。 当年的公社党委书记林子策记忆犹新。大饥荒时,谷文昌到村里了解灾情。中午开饭,桌上只有番薯和几碗清澈见底的稀粥。队长不忍,偷偷蒸了碗米饭。谷文昌一惊,谢绝了:“我是党的干部,就得和群众吃一样的饭、受一样的苦、干一样的活,群众才会信任我们。” 当年的通讯员陈掌国印象深刻。每次下乡,谷文昌至少要交三个朋友,一个老贫农、一个队长和一个最困难的农民。全县60多个村400多名生产队长,他几乎都能叫出名字。 东山谷文昌纪念馆里,有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每位参观者必会久久驻足。那是1970年,下放到宁化县的谷文昌,被任命为隆陂水库的总指挥。照片中,一脸病容的他抬着巨大石条。石重杠沉,压得他上身佝偻,肩膀与头紧贴着怀中的大石。 这可是56岁的老人啊! |
相关阅读:
- [ 04-06]漳州:祖孙四代同祭谷文昌
- [ 04-05]东山县谷文昌陵园:祖孙四代同祭谷公
- [ 01-21]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追记人民的好书记谷文昌
- [ 04-10]漳州东山县扩建提升谷文昌纪念园
- [ 02-08]东山:学谷文昌精神 为民务实清廉
- [ 11-14]漳州东山:3000万扩建谷文昌纪念馆
- [ 06-22]东山:“谷文昌精神”进行时
- [ 05-07]大型纪录片《丝路辉煌》走进东山 聚焦谷文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