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新元素,甜出新滋味 70岁的陈丰旗是南靖老一辈养蜂人。除了养蜂他还兼职种麻竹、撑渡船。平日,他总会放几瓶蜂蜜在船头,兜售给过往船客。类似的民间销售在南靖并不少见。 “既无品牌,也没商标,难以在市场上得到长期的认同,更难以打造地域特色产品。”曾清泉认为,品牌塑造不力,是当前南靖养蜂业的一块短板,“这些年也出现过不少加工企业,但最后还是被市场淘汰,如今南靖有影响力的养蜂企业仅有嘉贸园一家”。 “加大蜂业宣传力度,重视塑造品牌,才能真正获得市场认可。”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院长苏松坤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因此,两年前,曾荆阳着手建立优阳蜜坊蜜蜂博物馆,旨在推广蜜蜂文化。“这里收集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养蜂器具,以及各类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曾荆阳说,博物馆还配套了养蜂体验基地,供游客品尝蜂蜜,体验田园养蜂乐趣,“我们定期在这里举办亲子游、夕阳红等互动活动,以提高公众对蜂蜜产品的认同感”。 电商销售也让南靖养蜂人尝到了新滋味。上个月,曾荆阳与本土电商平台“闽鲜汇”合作,不到一个星期就卖出了千余瓶蜂蜜。“以往我们的销售渠道,除了民间销售,就是超市和药房了,但随着假蜜盛行,消费者基本不敢在超市买蜂蜜了,药房的销售将面临政策限制,唯有电商才能拓宽渠道。”曾荆阳表示。 销售渠道的拓展,让蜂农看到了曙光。“我是今年才真正觉得养蜂有前途,网上销售打通了销路,销量增加了一半以上,以后我们就保证蜜蜂的纯度,网上销售让年轻人去做。”陈丰旗说。 在曾荆阳看来,养蜂业的新滋味还不止于此。“蜂蜜经过深加工之后增值潜力巨大,可以制作成护发素、润肤膏、唇膏等化妆品,同时在医药领域、工业领域都大有作为。”曾荆阳说,目前当地从事深加工的企业还是空白,资金与技术是主要掣肘。未来,随着规模养殖的发展,深加工将成为南靖养蜂业亟待开发的“处女地”。 而这有赖于当地政府的支持。“最近十多年,地方政府对养蜂业的发展鲜有政策支持,整个南靖养蜂业能够维持到今天,依靠的是蜂农的摸爬滚打,如果政府能够在政策、市场信息、技术上给予帮扶,我们的蜂农也少了后顾之忧。”曾清泉说。 |
相关阅读:
- [ 03-18]新加坡华裔养蜂人:感受热爱地球的乐趣(图)
- [ 04-29]漂泊养蜂人追花酿蜜年入四五万 难捱孤独苦
- [ 10-15]养蜂人刀铲火攻清除阳台上马蜂窝
- [ 10-24]从数量到质量 杨氏养蜂人把甜蜜洒向人间
- [ 10-24]美国运送蜜蜂拖车翻覆 2500万只蜜蜂“大逃亡”
- [ 08-11]上千只蜜蜂闯民居 消防员出奇招引蜂入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