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帮助福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纪事
2015-11-23 08:01:1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李艳 |
分享到:
|
这一番话,让钟晋金动起来了。不久,他东挪西凑借了8万元,买了部二手大货车拉杂货,起早摸黑苦干,短短两年,就还清了债。之后,他又和别人合伙买了三部大货车,专业做物流。“现在,一年收入超过15万元,日子过得很好。”钟晋金说。 动起来的不仅仅是钟晋金,许多东山人走出大山,外出打拼。现任村支书缪石坤说,目前,全村988人中有近200人在外从事建筑行业,仅此每年就有上千万元的收入。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12000元。 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工农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创造必要条件 谋定后动,行且坚毅。 谋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之略,必须立足于实际。 在深入的调研中,习近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实际——闽东畲族绝大多数居住于边远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路、水、电不通问题尤为突出,致使这些地方广阔的山场、肥沃的土地等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针对这个实际,习近平认为,要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摆脱封闭、单一的自然经济状态,跨出自己的小天地,根据本地的特点,开发资源和开拓市场并举。 不论是开发资源,还是开拓市场,前提是突破交通等瓶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筑牢发展之基。习近平说,基础设施落后已成为闽东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我们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工农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创造必要条件。 少数民族群众要脱贫致富,必须拔掉这个穷根! 在闽工作期间,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习近平倾力推动。 到任宁德不久,习近平就挂钩扶贫福安坂中畲族乡。 坂中是闽东地区畲族聚居最集中、人口比例最高的乡镇。这里距福安城关很近,却穷得叮当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瓶颈。1958年,途经坂中的福安—穆阳公路启动建设,后因故停建。到上世纪80年代,坂中通往外界靠的是小木船摆渡,从乡里到各村,只有鹅卵石铺的古官道,“交通基本靠走”。习近平挂钩坂中后,大力推动这条公路恢复建设。同期,该乡民族公路、老区公路也开工建设。坂中畲族群众走向外面的世界,终于有了比较方便的通道。 能修路的地方就修路,条件恶劣、无法修路的地方就搬迁。1985年扶贫工作刚起步时,宁德就针对偏远地方的受灾户实施“救灾搬迁”工程,迁出的群众较快地脱了贫。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又对一些发展基础和条件较差的贫困村、受灾村、草房村(户)实施搬迁。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期间,倾力推动这项工程。到1993年,全区已有76个村1289户6235人完成搬迁。 1989年春节,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看望慰问蕉城区九都镇九仙山畲村在强台风中受灾的群众。(资料照片) 这一为民惠民之举,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造福工程”。人们在新居贴上“造出一番新天地,福到农家感党恩”的大红对联,表达朴素而真挚的感恩之情。 1994年,福建省将“造福工程”列入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宁德的搬迁工程也受惠于此,然而,由于点多面广、资金有限,力度还有待加大。 1997年5月,省政协的一份调研报告摆在分管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的案头。报告反映,尽管近几年来全省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闽东仍有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住在以茅草为顶、泥土为地的茅草房里。 |
相关阅读:
- [ 11-22]习近平双峰会“妙语集锦”:孤举者难起 众行者易趋
- [ 11-22]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习近平与“十三五”十四大战略
- [ 11-22]习近平就3名中国公民在马里人质劫持事件中遇害作出重要批示
- [ 11-22]习近平同朱马里互致贺电庆祝中老合作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 [ 11-21]外媒赞习近平"双峰会"之行:提振世界信心 彰显大国担当
- [ 11-21]习近平解读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助力世界可持续发展
- [ 11-21]习近平主席就3名中国公民在马里人质劫持事件中遇害作出重要批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