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代表委员热议:把扶贫扶到“点子”上

2016-01-16 08:27:2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刘宝琴  
分享到:

东南网1月1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赵锦飞)

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展,被视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在此次省两会期间,得到的关注更甚从前。

扶贫如何精准发力?连日来,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就此展开热议。

谁来扶?落实到户到人

“1071”这个数字,省政协委员、罗源县霍口畲族乡乡长钟立强铭记于心。这是全乡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数,2020年以前要全部脱贫。今年2月20日前,他们还要对这些扶贫对象逐个重新审核,并将结果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贫困不只是收入的贫困,而是一个多维度能力不足的现象,包括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健康贫困、知识贫困等。”省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专职副主委郭学军建议,利用多维数据对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多级精准画像。建立市、县区、乡镇、农村、农户、农民多层次精准识别体系和多层次贫困程度、原因分析分级体系,才能找准“穷根”,为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分析奠定基础。

不久前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有脱贫任务的设区市市委书记和市长刚向省委省政府签下了脱贫攻坚责任书。

省政协委员、省食药监局副局长江振长建议,进一步深化挂钩帮扶力度,每个贫困村确定1个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挂村帮扶,每个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同时,建立选派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到贫困县乡村对口帮扶的常态化机制。

新时期扶贫,要啃的都是“硬骨头”。省人大代表、浦城县委书记黄书荣建议,必须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把更多的扶贫资源、扶贫措施精准地引向贫困村、贫困户,既输送真金白银,又让产业无缝对接,这样才能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林端生、陈爱钦、连锋等来自企业界的委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政协委员,有责任、有义务更积极地参与扶贫。正在开展的“百企帮百村”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下一步,将利用企业自身的资源和平台,对接帮扶几个村庄,形成有效产业链。

“扶贫开发,需要年轻血液。”省政协委员、宁德市大学生创业联合会会长谢思惠认为,要进一步提升人才在贫困开发中的支撑作用。省里给每个贫困村配了“第一书记”,这就是很好的做法。他建议,充分调动大学生创业者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为村民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还给贫困村带来新理念、新技术,发挥“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的示范带动作用。

怎么扶?精准施策断“穷根”

摸清家底是基础,找到脱贫的正确路径更为重要。代表、委员们建议在总结各项工作机制和帮扶举措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深度、精细度等方面做文章。

省人大代表、三明市副市长林守钦建议,产业扶贫要找准突破口,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引导扶持发展适销对路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省人大代表、连城县委书记林英健介绍了连城在全省率先试水政府、银行、保险共担风险的新型农业贷款“政银保”,政府提供风险补偿基金,保险公司提供保证保险,政府、银行、保险风险共担、优势互补,这样让金融机构贷款给贫困户,才能减少后顾之忧。

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盘活存量资产。省人大代表、古田县委书记谢再春建议,可试点开展“两权”(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增强农村土地资源效能,为农村金融注入新活力,增加农民贷款的便利性。

省人大代表、政和县县长黄爱华建议,探索资产收益扶贫,赋予贫困户更多的财产权利。可尝试以合作社为主体,以土地、扶贫资金等形成股份化资产,贫困户入股合作社,拓宽其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

“应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服务观念从‘锦上添花’转为‘雪中送炭’。”省政协委员、福建农林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王育敏提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把培育机会向贫困人口倾斜,重点培育有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和其他适应当地农业产业经营方式的农村贫困人群。同时,改变集中到省城培训的方式,适当到贫困地区实地开展课堂教学和现场指导,重点培养具体分析自身致贫原因及整合资源发展生产的能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意识,以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的技能。

民建福建省委员会建议,在未来扶贫实践中,应充分考虑扶贫工作的整体性,将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资产盘活、资源合理利用、农村长效发展等有效结合,避免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拆东墙补西墙”等的尴尬境地。

钟立强挂钩的贫困村王廷洋村旁,马上要建起大型水库。他已经找人做规划,打算发展生态旅游。此外,原有的苗圃、油茶等六大生态产业长中短结合,确保了畲族群众增收的持续性。“一张白纸,画好了就是最美的图画。”对于让乡亲们在两三年后脱贫过上好日子的愿景,钟立强充满信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