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2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颖)核心区鸭棚搬迁迟迟未决,外围地区工厂、鱼塘环伺,养蛏逐步抬头,这一切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直接影响候鸟迁徙越冬。福建观鸟会的水鸟调查志愿者呼吁,长乐闽江口湿地保护区开发利用应有序—— 近日,福建观鸟会的水鸟调查志愿者发现,在闽江口自然保护区外围和核心区,来这里越冬的水鸟逐年减少。有些鸟类数量逐年下降,而且濒危的等级越来越高。“一些原先不是濒危物种的鸟类,比如大滨鹬、蛎鹬,现在已经被列入濒危。在我们闽江口有发现,但是数量都不多。今年冬天的情况更不乐观。”作为福建乃至全国越冬水鸟种群最丰富的湿地,近年来由于养殖业的抬头,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直接影响候鸟迁徙越冬。 核心区围垦威胁不降反升 湿地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众多水禽鸟类的“生命转运站”,尤其是濒危珍稀鸟类季节性“飞行繁殖的基地”。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保护区是候鸟迁徙重要越冬地、水鸟集中分布区,也是众多珍稀濒危鸟种的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可谓丰富,其中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称为闽江口三宝。 长乐市文武砂镇的蝙蝠洲属于保护区外围。两年来,周边一些新建的建筑逐步逼近了湿地,而且养殖鱼塘,也逐渐向湿地逼近。 福建水鸟调查志愿者老鸥表示:“作为环境标志物之一,水鸟数量的减少与环境变化有关。” 外围区逐步被建筑、鱼塘环伺,核心区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志愿者表示人类活动必然影响候鸟的停留,与全国沿海其他省份相比,闽江河口湿地保护情况较好,但面临着围垦、养殖、污水排入3种人为破坏影响的可能,特别是围垦开发的威胁最大。 在深入保护区核心区鳝鱼滩后,我们还发现一座鸭棚,养殖的鸭子数量近2000只。福建水鸟调查志愿者告诉记者,养鸭棚建到湿地核心保护区的,全国仅有福州一例。 根据2010年5月1日起实施的《福州市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其中第十二条规定,在核心区、缓冲区内不得从事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生产经营活动。已在核心区、缓冲区从事畜禽饲养、水产养殖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组织逐步退出。 |
相关阅读:
- [ 01-28]西安火车站:让“小候鸟”温暖出行
- [ 01-25]“候鸟老人”恋厦一待三四个月 租住民宿和养老院
- [ 12-12]入冬失败反而成为招牌 "候鸟式养老"在厦逐渐兴起
- [ 12-10]还原“厅官三亚被扣衣物“事件:拍照发文是否作秀?
- [ 12-10]打击“黄牛”还是难为“候鸟”
- [ 11-24]气候条件适宜 不少北方老人来厦门过暖冬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