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毓健 方炜杭) 一 人勤春早。正月还没过完,记者来到浦城县临江镇新街村,种粮大户郑启兴正忙着整修机库里的农机具。今年,他有个新目标:把自家的稻谷加工成一斤可卖5元的精装米。 正常的稻谷收购价每斤只有1.44元,郑启兴的信心从何而来? 原来,浦城县仙阳镇三源村村民林建辉已尝到甜头。“我种稻几乎不用化肥,全使用沼肥,水稻产量更高,品质更好。”林建辉说,由于他家种的水稻全使用农家肥,生态环保,供不应求,城里居民、商户主动上门订购,去年产出的1.5万公斤稻谷销售一空。 林建辉算了一笔账,使用农家肥的稻谷每斤售价高达2.2元,按每亩产量1600斤计算,每亩就能增收1200多元。加工后达到一斤3元,效益更高。 “我们这里山清水秀,环境这么好,种粮就要种好粮。”51岁的郑启兴早些年开着大货车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这些年,国家和省里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他觉得种粮有出路。2014年,他果断卖掉货车,回到村里流转了120多亩土地种粮食,其中,有40亩是没人要的山垄田。 信心满满的郑启兴在去年10月底就开始实施增收计划。在稻子即将收割之前,他就往40亩山垄田里播撒了紫云英种子。紫云英是冬种绿肥,可为下一季水稻提供底肥,减少近一半的化肥使用量,加上山垄田有独立的水源,这样的条件下种出来的稻米口感好,卖到5元一斤肯定没问题! 浦城县水稻播种面积超过48万亩,产商品粮15万吨,其中超过一半南下福州、宁德等地。“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这句民谣,是传统农业大县浦城身为“闽北粮仓”荣耀的写照。 “我们现在追求的是‘好米下福州’。”浦城县农技站站长郑莉认为,水稻增产到一定程度,增长幅度会越来越小,通过种优质环保、符合市场需求的生态米是新的努力方向。 从去年起,浦城在全县范围内全力推行“绿色增长”的水稻增产模式。通过节水、节药、节肥,控制农药使用和减少农药残留,推广使用有机肥,实现水稻增产的同时,种出环保的优质大米。 作为我省唯一的整县制推进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县,浦城释放出一个新信号:用好福建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种生态米、绿色米,提升米的品质,是提升种粮效益、粮农增收的必由之路。 |
相关阅读:
- [ 03-27]从供给侧改革角度看石狮县域经济转型路径
- [ 03-17]着力营造供给侧改革中的安全环境
- [ 03-15]卜昌森:供给侧改革给安全生产带来新机遇
- [ 03-10]“加减法”是供给侧改革的成功秘诀
- [ 03-04]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地方出口贸易发展
- [ 03-02]《统计公报》揭示 我省工业供给侧改革尤为迫切
- [ 02-23]两会前瞻:经济改革攻坚深入 十三五规划指方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