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不需打样,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福建省柘荣县的剪纸艺人手中,只是一转眼功夫,一幅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便跃然纸上。
郑平芳剪纸作品:“医宗药祖”剪纸样稿 新华网福州5月16日电(李琛 陈翊群)不需打样,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福建省柘荣县的剪纸艺人手中,只是一转眼功夫,一幅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便跃然纸上。 作为“世界非遗”名录入选项目, 柘荣剪纸久负盛名,一直以来都是当地人家逢年过节剪来祈福驱邪、增添喜气的物品。但近日,记者却发现,这门“上溯唐代盛于清”的传统工艺正悄然酝酿着一个新的产业。 “平台创新,让技艺开枝散叶” 在位于柘荣县文化馆二楼的剪纸传习所,一幅幅剪纸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柘荣县剪纸协会会长游晓卿告诉记者,这些作品除了几幅是老一辈大师的作品外,大部分都是传习所学员剪的。 剪纸传习所成立于2012年,以培养剪纸人才为目标,每年举办4至6期剪纸艺术培训班。既有面向广大剪纸爱好者的普及班,也有针对剪纸作品交流、创意开设的提高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华巧女”袁秀莹和郑平芳、孔春霞、吴秋凤等剪纸大师经常前来开班授课。 “剪纸技艺的传承主要通过师徒传帮带方式,口口相传至今。” 游晓卿告诉记者,近年来,柘荣县委县政府将柘荣剪纸作为文化产业大力支持,搭建了不少新平台,让民间艺人走出来,让传统工艺传出去。除了举办或参加各类交流活动,还先后成立了剪纸传习所、剪纸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传承和传播柘荣剪纸。 “此外,我们还经常组织部分志愿者走进农村、社区、校园办班培训,普及剪纸艺术。如今,剪纸技艺在柘荣正广泛被接受,而柘荣剪纸也逐渐为外界所熟知。” |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