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投入机制:广挖渠,引活水 ——福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观察之一 东南网8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毓健 林侃)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正成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 科技投入,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15年,我省R&D(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1.5%,比全国低0.6个百分点。到2020年,这一比重要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差距意味着空间,压力意味着动力。 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如何通过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在科技领域的投入?福建一直在努力求索破解难题。 统筹财政资源 钱用在刀刃上 从“零”起步,到实现2种排量4种不同配置机型发动机的本地化量产,福建新龙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只用了短短三年!“新龙马速度”,得益于其斥资2200万元从五菱柳机动力购入“LJ469Q发动机技术使用权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再研发。 新龙马是我省汽车工业的后起之秀,企业资金不算宽裕。敢如此大手笔,与一项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的机制——重大科技成果购买财政后补助政策息息相关。 “改全国较普遍的‘直补’为‘事后补助’,是财政补助方式的制度创新,即鼓励企业先行投入,通过后补助项目进一步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后续研发。”省科技厅有关人士介绍说。去年,新龙马因此拿到500万元补助金。 政策有着鲜明的导向作用。福建农林大学软科学研究所所长郑庆昌教授认为,“后补助”面向结果,反映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同时,相比以往大幅简化立项手续,企业申请的积极性大幅提升。 这是我省改革科技领域财政投入机制的探索之一。这两年,为补齐科研投入不足的短板,加大投入力度,我省正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今年1月,我省启动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统筹财政资源,优先保障重点科技项目资金需求;加大对科技创新专项、应用试点示范、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等的扶持力度。 更多具体举措,则瞄准扩大财政扶持的受惠面。 2月,我省出台《福建省科技创新券补助管理暂行办法》,提出设立省级“创新券”,即省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为科技企业、创客等围绕自身研发需要,购买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提供最高20万元补助。 如果说“后补助”主要针对重大科技项目,门槛较高,那么,“创新券”则将让数量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受益。 |
相关阅读:
- [ 08-17]教育部:对高校有组织而为的学术不端严肃问责负责人
- [ 08-17]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发布 中国首次跻身世界创新前25强
- [ 08-17]中国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5强 10项指标居全球之首
- [ 08-16]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发布 中国首次跻身世界创新前25强
- [ 08-16]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如期实现创新型省份目标
- [ 08-15]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创新驱动”加速破冰前行
- [ 08-15]内蒙古:大力发扬"蒙古马"精神 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