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福建经验

2016-10-24 07:30:5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云霄县国家级红树林湿地生态公园的美景,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记者 林辉 摄

东南网10月24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 方炜杭)

历史再次选择这片绿色土地。

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标志着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被赋予新的重任,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从生态省到生态文明示范区,再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从未止步,孜孜以求。

“十二五”期间,我省共完成植树造林1665万亩,比“十一五”期间增长48%,森林覆盖率从63.10%提高到65.95%,继续领跑全国。此外,我省在实现GDP年均增长10.7%、财政收入翻番的同时,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实现五年连降,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硬任务,万元GDP排放强度仅为全国一半。

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干部群众心敞亮,劲倍增。加快建设新福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发展目标,也是发展的强劲引擎。

顶层设计,制度创新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

“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使八闽大地更加山清水秀,使经济社会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中良性发展。”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向全省干部群众发出号召,前瞻性提出生态省建设战略构想,作出了具有跨世纪意义的战略抉择。

曾在福建工作过17个年头的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咐福建干部群众:“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

不忘初心,牢记嘱托。多年来,绿色发展的接力赛,福建一直没有停步。

“如果开着宝马住着洋房,但呼吸的是雾霾,喝的是不干净的水,能算是高品质的生活吗?”省委书记尤权反复强调,“我们必须摈弃粗放式的、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既要发展,又要环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以巩固拓展生态环境优势为主线,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省长于伟国对牢牢守住生态环保红线态度坚决。

绿色理念,融入血液。围绕绿色发展,省委、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战略部署,在全国率先探索环境监管督企向督政转变。

201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季度环保督查制度,把各设区市突出环境问题纳为省政府季度经济分析会主要内容之一,每季度选择一项突出环境问题进行全省通报,省政府领导现场点评并提出整改要求,省政府督查室跟踪督办,让环保不力的地方官员“脸红冒汗”。

2015年,我省率先建立环保督察制度,对各设区市污染整治、减排等存在的问题进行督察。为建立长效机制,加大规格力度,今年我省又率先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环境保护督察实施方案(试行),明确每两年对全省九市一区完成一遍督察,督察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任免重要依据。今年7月以来,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组先后在龙岩、泉州、宁德开展督察,截至目前,已查处289家环境违法企业,30多家企业相关负责人涉嫌污染犯罪被移送公安机关。

2016年1月,我省将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升级为书记、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同时,我省在全国率先成立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省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

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贯彻落实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的实施意见》,“生态审计”拉开帷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也即将出台,领导干部将面临“史上最严”生态环境损害追责。

越来越多地方官员感受到生态“紧箍咒”带来的压力:近年来,全省9个设区市政府、53个县(市、区)政府负责人先后因减排不力被约谈,7个县(市、区)和1个集团遭区域限批。2015年,环保工作在地方官员绩效考核中的比重由2%提升到10%。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组入驻龙岩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督察后,日前首批已有17名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公职人员被问责。

越来越多地区在项目取舍上先看“生态脸色”,对新上的产业和项目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损害生态终身追责,绿色发展政绩加分”,正成为新的政绩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