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上梅乡金竹村秋色(9月21日摄)。金秋时节,福建武夷山秋意盎然,金黄色的稻谷随风舞动,一派丰收景象。 (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谋未来:多方“护航”助力生态扶贫 传统的生态优势地区,往往也是贫困地区,普遍面临财政收入低、贫困人口多、经营主体弱小的困境。记者在南平采访发现,当地通过探索金融创新撬动启动资金、借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用股份制模式稳住农民利益等举措,为生态扶贫“护航”,确保生态产业“建起来,稳得住”。 记者发现,针对贫困地区普遍面临的“资金少、贷款难”等老问题,部分县区通过金融创新帮助贫困户拿到启动资金。“我们创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预期农产品收入、集体林权、农民宅基地等10种新型抵押物,盘活了农村资产。”政和县农业局长范智彬说,2014年4月以来,政和县共提供小额担保贷款9810万元,其中带动贫困户583户增收1536万元,实现了农户得到资金发展生产、财政扶贫资金效益放大和金融机构风险分散的“三赢”局面。 针对“贫困地区经营主体弱小”的问题,当地还通过引进并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建立企业和农民的利益链接机制。松溪县花桥乡招沙甲村是省级生态村和水源保护地,此前没有成熟的产业,七成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谋生。自2013年起,村子先后引进和创办了5家公司和合作社,发展林下经济、茶叶和蜂蜜产业。 “在企业的带动下,招沙甲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3372元涨至2015年的9560元,村集体收入从空壳增长到13.5万元,成功脱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村支部书记钟学富告诉记者。 南平市还积极探索资源入股分红模式,将地方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市场化运作转变为股金和资本,让贫困户“产权入股、资产入股、资金入股”,当上企业的股东,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 记者在邵武市城郊镇芹田村采访时发现,该村实施“合作经营、均利到户”的山林经营模式,对1535亩山林进行整合经营、统一管理,经营所得集体留存10%,其余用于继续投入和年度分成,确保了农户的收益。 截至2015年底,南平市已有1.3万户贫困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户均年增收38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