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发展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对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主题的学习体会
2016-12-06 08:58:4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赵舒文 |
分享到:
|
福建发展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对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主题的学习体会 东南网12月6日讯(福建日报陆开锦)省第十次党代会是在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的关键时期,是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尤权同志代表九届省委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立足于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既与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又突出了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是指导福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大会的主题。大会的主题体现在报告的标题上,即“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这是贯穿报告全篇的主线和灵魂。报告指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是今后五年福建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必须成为全省干部群众的共识和行动。各级各部门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找准坐标定位,以此谋划和推动各项工作。广大党员干部都要以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为实现这个主题所承载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奋勇拼搏、贡献力量,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建设新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省擘画的宏伟蓝图,是中国梦在八闽大地的生动实践 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1月来闽考察工作时提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正确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和在福建工作时提出的生态省战略,鲜明提出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调发展之路。这个战略思考,契合了时代潮流和人民群众对包括环境质量在内的更好生活的追求,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福建这些年的发展实践也证明,这个战略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战略是指导和掌控全局的方略,既包括战略目标定位,也包括实现战略的路径。从战略角度讲,“百姓富”和“生态美”,侧重于战略目标的定位,阐明了发展的方向和目的。“机制活”和“产业优”,则侧重于实现目标的路径选择。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发展战略。 机制活,着眼于增强发展活力,要求我们要勇立潮头、敢于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形成配套衔接、运转灵活、顺畅高效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产业优,着眼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求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百姓富,着眼于改善民生福祉,要求我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生态美,着眼于营造良好环境,要求我们持续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绿水青山,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条件、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清明的政治生态,实现自然美与人文美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由此可见,关于新福建建设的四句话十二字,简约明了但内涵丰富,抓住了福建发展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有机互动的整体。作为一种战略的顶层设计,它具有全局性、宏观性、长远性,体现了新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新福建建设的过程,就是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中国梦在福建的生动实践。 ◆“再上新台阶”是“建设新福建”的阶段目标任务,是推动福建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迫切需要 把建设新福建的要求落实到未来几年福建的发展上,则必须结合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和福建发展的历史阶段性特征,提出更为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报告提出,我省正在从中等收入经济向高收入经济迈进。这是对福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需要我们深入理解。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年均经济增速超过10%。预计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84万亿元,比2011年增加1万多亿元。按目前汇率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美元,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接近1.3万美元。根据世界银行标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4000美元到1.2万美元之间为上中等收入经济,高于1.2万美元为高收入经济。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不能顺利从中等收入经济进入高收入经济行列,发展长期陷入缓慢甚至停滞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福建经济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迈向高收入经济,这是省委提出“再上新台阶”的重要背景。 “再上新台阶”不仅要求在经济总量、综合实力上有大幅提升,而且要求在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发展、城乡区域协调、生态环境质量、人民生活水平、党风廉洁建设等各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也就是说,“再上新台阶”是关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生态的有机统一,也是关于发展的内涵、实质和条件的有机统一,其目的是为更长时期的发展打下基础、提供支撑,进入一个更有质量、更加协调、更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再上新台阶”的显著标志,是在建党100周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我省正在向高收入经济迈进,但城乡差距、山海差距以及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还比较大,扶贫攻坚的任务还比较重。到2015年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69.6万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45.2万人,无劳动能力需要靠社会保障托底的贫困人口24.4万人。十届省委任期结束之时,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再上新台阶”与我们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时间上是完全吻合的。从这个角度讲,“再上新台阶”展示的是福建的积极作为,体现的是局部对全局的贡献。 “再上新台阶”,对于发挥福建的特殊优势,推进两岸和平统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闽台具有特殊而紧密的关系,福建综合实力的增强,必将为推进两岸深度融合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更大贡献。 ◆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更好地谋划和推进各项事业发展 报告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对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作了部署,包括加快打造经济升级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民主政治发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等六个方面。这些重点工作,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紧密结合省情尤其是福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突出了福建的特色和优势,提出了不少新思路新举措。 第一,在加快经济发展上,着力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报告把实施创新驱动和加快转型升级摆在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位置来阐述。这与省委九届十四次、十五次、十六次全会的主题相衔接,也与“十三五”规划的工作重点相衔接,体现了省委抓发展、抓工作的连续性和战略定力。 报告提出,要坚持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重,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并举,在扩大有效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此,必须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无论是提高供给质量,应对资源约束和成本压力,还是赢得未来区域发展优势,都要依靠创新。我们要抓住建设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契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培育发展一批新产业,攻克转化一批新技术,构筑提升一批新平台,融合催生一批新业态,推广运用一批新模式,努力建成创新型省份。这对于新常态下发展动力转换、发展后劲增强、发展质量提升,加快打造福建经济升级版至关重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驱动并行不悖,都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实施质量强省战略,不断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并分别对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特色现代农业、海洋产业等发展重点进行了阐述,进一步明确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实践中“去什么、怎么去”,“降什么、怎么降”,“补什么、怎么补”的问题,也进一步明确了哪些领域需要加强、如何加强的问题,从而把经济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突显了出来。 第二,在推进改革开放上,着力用好用足中央赋予的各类载体和政策。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福建曾经在一些领域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中央加大了支持福建发展的力度,赋予了许多先行先试的任务,包括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海丝核心区、福州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以及开展漳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泉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试点、三明扶贫改革试验、厦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等等。这些试点或试验大部分既是改革的又是开放的,是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我们一定要用好用足中央赋予的各类改革开放的载体和政策,进一步增强福建发展的活力动力。 报告强调要全面落实国家深化改革战略布局,切实增强改革自觉性和行动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报告对政府职能转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军民融合发展等提出了要求。在部署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根据我省民营经济比重高的实际,强调要充分激发和释放民营经济活力,提出要打破民间投资壁垒,推动闽商回归等。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这些部署和要求无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报告突出了自贸试验区和海丝核心区的建设。这是福建扩大开放的新机遇和着力点、切入点。报告提出福建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总体布局,不断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推动从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同时要发挥福建在对台上的特殊优势和平潭的综合实验区功能,推进闽台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新水平。 第三,在增进民生福祉上,着力精准脱贫和补齐民生事业短板。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民生建设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在未来五年里,我们要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加强山海协作和对口帮扶,持续实施“造福工程”,确保现行国定、省定扶贫标准线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让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2200个贫困村如期摘帽。同时还要做好中西部对口帮扶工作。 报告对就业、工资、社会保障以及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福建建设作出了部署。报告针对我省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重点指出了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教育方面,报告提出要实现几个“优”,即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优质特色,支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和推进“双一流”建设。医疗方面,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健康福建建设,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和健康服务。养老方面,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这些很有针对性的对策举措,体现了省委尽力而为抓民生工作的决心和行动。 第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着力责任落实与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环境优良是福建的亮丽名片,这得益于大自然的恩赐,也得益于长期以来广大干部群众的精心保护。但也要清醒看到,我省生态环境依然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加快发展与提高环境质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任务相当繁重。在习近平同志当年倡导推动的生态省建设基础上,2014年中央批复福建建设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6年又在福建设立全国第一个省级生态文明试验区,系统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福建工作的肯定和信任,也是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报告突出强调地方党委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实行“党政同责”、部门“一岗双责”,在探索环境治理市场化推进机制、健全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率先建成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继续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紧密相关。报告提出对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实行双控行动,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绿色清洁生产,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价值理念,同时对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和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提出要求,强调要加大山水林田湖和海洋生态保护力度,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继续保持森林覆盖率在全国的领先位置。 实现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报告最后以独立的一个板块、较大的篇幅和分量,对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部署。报告要求全省党员干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三个看齐”,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既是鲜明的政治态度,更是坚决的行动要求。报告强调落实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并从坚定理想信念、作风建设、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基层党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等五个方面,对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明确要求。这就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提供了坚强保证,充分体现了省委抓从严治党主业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彰显了省委在政治上的清醒与担当。 |
相关阅读:
- [ 12-05]清流县卫生系统学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 [ 12-05]福建第十次党代会
- [ 12-05]省司法厅传达学习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 [ 12-05]省外办传达学习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 [ 12-05]省旅游局传达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