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峰桂林 一座知青楼的新机 缘起·有关知青的岁月情怀 一座在当地较有规模,且相对完整的知青楼,却因疏于管理日益破败。这是一年前建瓯东峰镇桂林村的情景。 当时,保护好这座承载许多人难忘岁月的知青楼,成为萦绕在省文化厅派驻桂林村第一书记、省博物院陈列设计部副主任杨哲脑海里的大事。杨哲找到“助村”,希望能够聚集更多力量,共同努力。在他的计划里,桂林村可依托知青楼,打造成一个知青文化村。 2015年7月,“助村”刊发文章《建瓯桂林知青楼,湮灭还是重生?》,为正多方奔走的杨哲鼓与呼。报道吸引了曾经在建瓯插队的知青们,包括曾任建瓯市知青办主任9年的赵英坦。在赵英坦的号召下,数十名老知青于同年10月聚首桂林村,商讨如何保护这座闽北最大的知青楼。 在多方的助力下,桂林村已经募得资金近100万元用于修缮知青楼。杨哲也收到了许多老知青捐赠的老物件,它们将被陈列于知青楼。 在杨哲看来,保护知青楼,打造知青文化村,能够记住一段青春的岁月,留下一段难忘的乡愁,收藏一段美好的回忆。知青文化将成为桂林村的名片之一。 印象·知青楼改造正在加速 12月1日,“助村”联合采访团走进桂林村,来到了备受瞩目的知青楼前。 记者看到,知青楼前搭满了脚手架,楼内地板、吊顶、窗户的修缮刚刚完成。杨哲告诉记者,知青楼的内部装修和外部综合整治将在明年春节前后完成。不久的将来,这座楼将成为闽北十个县的知青文化展览室。 “对知青楼的修缮,我们尽量做到修旧如旧。”杨哲说,“修缮之后的陈设将复原知青生产生活的场景,还原他们的岁月记忆。” 对老物件的收集,成为杨哲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杨哲告诉记者,目前征集工作正在进行中。知青楼还将陈列一些文创物品,包括知青年代的海报、标语等等。 周学俊是曾在桂林村插队11年的老知青,目前定居建瓯市。得知桂林村要打造知青文化村,周学俊拿出珍藏多年的老照片,准备放置在知青楼里。周学俊说:“闽北曾经拥有6万多名知青,对他们来说,知青楼的重生意义重大。” 依托知青楼发展文化旅游,杨哲为桂林村设计了五张名片。2016年,杨哲牵头编制了《桂林村十五年发展规划》和乡村旅游路线图,记者查阅得知,省级传统村落、闽北知青村、抗战东南训练班、百年乌龙茶园、南宋驸马故里等五张名片,将成为桂林村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抓手。 杨哲告诉记者,在进行乡村文化旅游规划的同时,自己也着手进行桂林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截至今年9月,杨哲累计争取各类项目资金685万元,这些资金被用来修公厕、铺设机耕道、硬化村庄道路、实施“亮化工程”“光纤入村”等项目,为村里发展旅游业打下基础。 声音 杨哲:通过这一任班子的努力,桂林村得到了各方力量的帮助,也凝聚了当地干部乡贤的心,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桂林村将来会有持续的发展。 我也想借此机会,呼吁更多人帮助桂林村收集与知青有关的文物,协助我们建设好知青纪念馆。 桂林村妇女主任钟宝珍:谢谢采访团对桂林村文化的宣传和助力,采访团拍摄和录制的精彩片段很有代表性和宣传力!相信在你们的宣传下,我们桂林村将来的发展会越来越美好! 腾讯网友3781890486:不管怎样,对知青来说这段历史难忘! 杨雪韵:桂林村给我的感受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它的知青楼很值得大家去看一看。 李芸:桂林村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一个地方,因为这里有父辈们留恋和提及的知青岁月。看完之前福建日报对知青楼的报道,我受到了触动。站在那座有历史符号的建筑物面前,我在想如果可以把这里当作一个电影的取景地,好好还原一下那个时代的故事,应该是非常有趣的。 |
相关阅读:
- [ 12-07]“县长直播”,卖的不只是土豆
- [ 12-07]“县长直播”的成功可以复制吗?
- [ 12-07]花椒等北京多家直播类网站封停数千个违规账号
- [ 12-07]厦门法院直播法官执行案件过程 推进解决“执行难”
- [ 12-07]“县长直播”的成功不可复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