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是如何打造的 东南网12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谢婷 段金柱)在今年的数次台风中,薛建波志愿团队都在第一时间出动,帮助扶正树木、清理城市环境。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不过,福清街头却没有出现红马甲“刷屏”的现象,志愿者们和平时一样,有条不紊地走家入户,开展常态化的工作。 这种“淡定”,是志愿服务常态化的体现。在福清,既有曹德旺这样闻名海内外的大慈善家,也有薛建波学雷锋团队、爱心妈妈帮帮团等众多的“小善”团体。他们持之以恒“日行一善”,打造了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的“福清样本”。这种样本是如何打造的,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解读。 首先,需要对平凡善心的坚持。他们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烧饼、一元钱,到了需要的人手里,也能发挥大作用。志愿服务最怕“三月来,四月走”,一阵风地走形式。扶贫助困需要走访、发现问题,核实、解决问题,追踪回访,每个环节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像薛建波团队,坚持18年来每天走村入户、每天捐献爱心,用脚走出受助者、捐献者、追随者的信任。 其次,志愿服务仅靠爱心远远不够,还需要“投民所需”,有效地解民之困。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专业化的知识技能相匹配。在福清,政府一方面推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公务员、医生、教师等参与到公益队伍来,有效填补政府主导下的各类社会救助的漏洞与不足;另一方面对志愿者进行精准培训,在志愿者数目庞大的情况下,用互联网实现志愿服务的有效培训、管理,无疑是提升其专业水平的有效路径。 其三,以公开透明的运作机制保障公信力。慈善的天敌是不透明,公益事业如果不坚持透明公开的机制,很容易透支民众的善心、善念,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近日,“罗尔微信筹款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和反思,即是如此。而在福清,一方面坚持政府监督指导公益服务,另一方面激发志愿者团队的内生动力,借助互联网+等方式实现志愿服务的高效、公开,这些理念和做法,正是让爱心长久的法宝。
|
相关阅读:
- [ 12-08]福州城区首支红十字户外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成立
- [ 12-08]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成果展在福州举行
- [ 12-07]诚毅志愿者联盟开展“助力金砖 志愿先行”活动
- [ 12-07]福州城区成立首支红十字户外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
- [ 12-07]国网莆田供电公司“电力义修哥”于首届福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揽下铜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