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事:互联网+政务 黑板报思路是不行的
2017-02-16 10:57:1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赵舒文 |
分享到:
|
深耕基层惠民生 一枝一叶总关情 ——福建省直机关优秀驻村干部事迹纪实之三 东南网2月16日讯(本网记者 陈楠) 随着2017年的到来,福建省派第四批驻村干部的工作也进入了收尾阶段。在几年的驻村工作中,他们按照“一年求稳定,二年求发展,三年求突破”的工作思路,抢抓机遇、无私奉献,表现出了省派干部应有的素质,顺利完成了驻村任务。 用双脚丈量民情,汇集民意民智。全省驻村蹲点干部人均驻村时间长达251天,累计走访农户117.5万多户(次),共撰写调研、总结文章6501篇。 驻村干部就是“村干部” “第一书记驻村不仅人要驻村,心更要驻村。”福州海关派驻霞浦县下岐村干部黄禄华谈起驻村工作深有感触地说。 如何带好村级班子?村情民意如何?村子要怎样发展?百姓该如何致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初到村里,他买了一辆自行车,每天骑车走村串户走访群众,全方位了解群众的期盼,排查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白天,去码头、上渔船;晚上,打着手电走村串户,凭着一张小小的“便民服务卡”,走遍了全村每条小巷和每户人家。 如今的下岐,肮脏恶臭的内河已经重妆秀丽,整齐漂亮的花岗岩护栏使村子焕然一新;村民期盼多年的进村路建成,原来高低不平、垃圾成堆的羊肠小道终于成为历史,定格在了村民的记忆里;破损的码头得到了修复,村民们穿梭在码头上,或出海,或补网;雄伟的海堤工程展立村头,村民房屋饱受台风或大潮季节海水浸淹之苦将一去不复返;年久失修、残破不堪的小学校舍修缮一新,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听着琅琅读书声,黄禄华露出久违的笑容。 夯实基层基础,服务民生落地见效 “民生无小事,群众满意是大事。我们下乡来驻村,就是要给百姓办实事、办百姓需要的事,而不是非要办大事,办出彩的事。只要百姓需要,无论大事小事,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这是第四批省派泉州市、漳州市驻村干部领队阮孟诚时常与队员们共勉的一句话。 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许多驻村蹲点干部带领班子,没有配套资金,自加压力,攻坚克难,着力解决出行难、饮水难、看病难等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来自省检察院的洪山,在出色完成第三批驻村任务后,又主动报名参加第四批下派驻村党员干部选拔,到屏南县岭下乡开源村任职。驻村以来,洪山争取1000多万元帮扶资金,投入开源大道、农民文化公园、村委楼、立面改造、巷道等改拓建项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5年多的驻村经历,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精准扶贫模式——就地取材、唱好“山歌”,培育形成能切实带动群众增产增收的产业,通过扶贫资金拉动、技能培训,使村民脱贫的能力强起来、致富的门路宽起来。 全省驻村蹲点干部不遗余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省国土资源厅派驻宁化县石壁镇杨边村干部林常永实施“搬迁改造”扶贫,村中五保户、特困低保户都住进了干净明亮的房子;省公安厅派驻泰宁县朱口村干部温曜圻积极争取相关单位企业捐助,先后向朱口小学、幼儿园捐赠物资23万余元,改善了师生的生活条件,照亮寒门学子求学路;省信访局派驻政和县上榅洋村干部沈琅用真心换来群众真情,在乡道和幸福院建设征地时,村民不要征地补偿费就把自家土地贡献出来,修成“爱民路”。 成绩有目共睹:一年来,全省驻村蹲点干部筹措资金30.8亿元,实施道路、水利、饮水等民生项目,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驻村干部主动深入街头巷尾,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惠民生,集中精力谋发展、帮民富,编织起一张真情为民服务的“大网络”,架起连接千家万户的“连心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