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进店"为诱饵结果花3万多 专家:谨防诱导式消费
2017-03-16 17:47:15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
新华社福州3月16日电(记者 刘姝君)以“1元体验”为诱饵,结果忽悠、强制顾客消费3万多元。近日,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曝光这起诱骗消费典型案例,警示消费者提高对诱导式消费的警惕性,经营者要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2016年10月,福建省连江县可诺丹婷美容店工作人员以“1元体验”为诱饵,诱导消费者刘女士进店进行面部护理。美容师在为其做面部护理时反复强调“做1次没有效果,半年内要做24次才有效”。在美容师的软磨硬泡下,刘女士只得刷卡2000元办理了面部护理半年套餐。 之后,该店经理又游说刘女士体验“淋巴排毒”项目。刘女士本以为体验免费,谁知事后该店又要求刘女士支付880元体验费,并以套盒已打开为由,要其办理“淋巴排毒”套餐,否则要支付几千元买下套盒,且忽悠刘女士不做淋巴排毒会得癌症,无奈之下刘女士刷卡9520元,办理了30次的淋巴排毒套餐。 不久,该店“区长”又游说刘女士购买3套内衣,刷卡付款7460元。之后,该店经理又向其推荐塑形衣。刘女士表示没有钱,该店经理直接用刘女士的手机通过第三方借贷平台转账支付14400元。 福建省消委会指出,本案中,美容店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夸大美容效果等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经多次调解,由美容店扣除相关服务费用后,退还余款项及借贷平台的相关费用共计32917元。 消委会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在参与各类预付式消费前,应了解清楚经营者的市场信誉和经营状况,千万不可因某商家优惠幅度较大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签订预付式消费合同前,应认真阅读有关会员细则、服务合同等格式文本,进行预付式消费时,尽量避免一次投入过高,承担过大风险。(完) |
相关阅读:
- [ 02-25]“中介”以有内部房源做诱饵 连骗了3人470万元
- [ 08-08]三明破获一起跨省网络诈骗案 以信用卡代办为诱饵
- [ 05-24]引进高学历者从事城管,不能总以编制为诱饵
- [ 03-30]男子用“免费旅游”为诱饵 骗60余位老人30多万
- [ 11-24]“原始股净赚几十倍”诱饵疯狂吸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