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福建脱贫路上的铿锵足音
2017-05-18 07:35:1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赵舒文 |
分享到:
|
扶贫开发 同心勠力 初夏时节,八闽大地,处处生机。“刚来驻村时,村里发展遇到了三道坎:土地肥沃,村民的收入上不去;自然资源丰富,村容村貌脏乱差;区位优势明显,乡村旅游不温不火。” 郭小娟是省妇联下派的第四批驻村干部,2014年4月来到建宁县溪口镇枫源村,通过3年的驻村帮扶,这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帮助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掩映,溪河清澈见底,远处桃花梨花盛开;灌溉渠和附岸得到了维修,并建了一座电灌站,切实解决群众灌溉旺季生产用水紧张和冲毁农田问题;每年前来赏花的游客突破10万人次,村民抓住商机,摆摊卖时令特色小吃、手工制作品、农产品等,有的一天收入过千元。”郭小娟说。 近5年来,我省从省、市、县三级累计选派近万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和村级组织薄弱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每期3年,实施“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工作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各级挂钩部门共落实帮扶资金超百亿元,扶持贫困村项目5万多个,有力地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面貌,为我省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与建宁县一样,我省还有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他们均系革命老区或中央苏区县,由于自然禀赋、发展基础、政策体制等因素制约,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唯其艰难,方显本色。勠力攻坚之下,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减少,扶贫对象收入显著提高,全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实现道路硬化、全部通宽带、通广播电视,所有乡镇和有条件的行政村通了客班车,农村安全饮用水问题基本解决……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翻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去年以来的调研记录,扶贫开发工作成为贯穿其中的一大主题:省委书记尤权深入龙岩长汀、漳州南靖、三明泰宁等地调研,与村干部、贫困户、致富带头人代表深入交流,参加省政协加大造福工程搬迁脱贫力度的专题协商会,听搬迁群众说心里话,共商对策;省长于伟国深入龙岩武平、长汀、连城,南平政和,三明建宁等地,问计基层。 从“输血式”的生活救济型扶贫,向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开发型扶贫,省里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省级财政拿出真金白金,确保每个贫困生有学上,每个贫困劳动力有技能;山海协作大有可为,扶贫开发重点县与对口帮扶县共建产业园区,输血加造血,以特色产业促增收;生产性贷款调动群众积极性,2012年开始,金融部门每年落实10亿元以上贷款额度,每年有3万多贫困户获得小额贷款贴息。 摆脱贫困,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干部群众持之以恒,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位于连江县东湖镇的罗山造福搬迁安置区,是我省最大的少数民族搬迁居住区、福州市最大的标准化搬迁居住小区。近期,792户3068名畲民正陆续搬离贫穷边远的深山,来到距城关仅3公里的东湖镇生活。安凯乡黄家村村民兰美英一家,去年5月底通过抽签选中了一套位于9层的电梯房,今年4月3日搬进了新房。“城里生活就是方便,出门有公交,买菜有超市,这样的日子过得舒坦。”兰美英原来的家离城区40多公里。搬到新家后,去城区坐公交车只需10多分钟,她的女儿就近入读东湖中学,丈夫进城接装修活也多了起来。 被百姓赞誉为“民心工程”的我省造福工程,近5年来搬迁对象不断拓展,搬迁规模不断扩大,补助标准不断提高,搬迁形式不断改进,经历了扶贫搬迁、消灭茅草房、帮助连家船民上岸等阶段。它与时俱进,又持续发力,让众多的贫困群众彻底“挪穷窝”。 |
相关阅读:
- [ 05-16]宁德惩治涉及扶贫领域"微腐败" 助推脱贫攻坚
- [ 05-15]顺昌县岚下乡调研走访 助推脱贫攻坚
- [ 04-30]莆田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召开 程强讲话
- [ 04-26]福州探索产业帮扶模式 去年超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 [ 04-24]南平市开展2017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调研督查岚谷乡扶贫工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