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厦门8月17日电 题:城市管线住进了“集体宿舍”——福建厦门谋划地下管廊建设新样本 新华社记者 颜之宏 汪亚 “我们会根据管线的不同属性,将他们分别安排进地下综合管廊这个‘集体宿舍’的‘上下铺’,这样既解决了‘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问题,检修时还能一目了然。”厦门市政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规建部经理黄翀说起地下管廊的建设和优势来赞不绝口。 为了保护城市供电、供水的生命线,防范台风等气象灾害的袭扰,厦门积极探索地下城建设,并在全国率先谋划出了一套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新样本。 “集体宿舍”代替了“马路拉链” “刚刚搞好的路,怎么又挖开了?”这样的抱怨是不是很熟悉? 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曾经的厦门也遭遇过这样的尴尬:今天电线入地,明天供水管迁移,后天通信线路检修,城市的路面隔三差五地被各管线单位“野蛮开拉”,市民有抱怨,市政部门也是有苦难言。 2011年,福建省首条干支线综合管廊——湖边水库综合管廊项目开始投入使用。在这条总长约5.2公里的地下长廊中,电力高压电缆、通信电缆、城市自来水管道、再生水管道全部“住”进了“集体宿舍”。 “集体宿舍”好处很多—— 尽管盛夏的气温高达35摄氏度以上,但在温度仅有28摄氏度左右的“集体宿舍”里,管线都在“享受”着和人一样的“居住体验”,再也不怕日晒雨淋,也不用埋在地里和土石蚯蚓做伴,管线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输电电缆班班长陈朝晖每天的工作就是和这些电缆打交道,自从电力电缆入廊后,他身上的压力也小了不少,“在管廊里作业的空间变大了,几个不同领域的人一起做事完全没问题。”陈朝晖说。 更让人惊叹的是,“集体宿舍”中每个“成员”的工作状态全都显示在监控室的大屏幕上,哪个“成员”一旦“生病”,监控终端马上就能显示出病症的级别和位置,检修人员可以按图索骥直达“病灶”。 根据电力部门出台的安全规范,在过去编织“空中蜘蛛网”的时代,竖电线杆的地方需要设置一定的安全距离。据测算,仅湖边水库一带就需要耗费高压走廊土地22万平方米。 也就是说,当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投用后,这22万平方米的地上空间被完全释放了,这对于极度“缺地”的厦门岛而言,可谓是一个重大利好。 |
相关阅读:
- [ 07-29]宁夏出台新规严惩损害地下管线行为 最高罚款30万元
- [ 02-06]福州市区多个综合管廊项目正全面推进
- [ 02-06]福州市区一批综合管廊开建
- [ 09-09]5年内福建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
- [ 09-02]福州三大片区将试点地下综合管廊 推广PPP模式
- [ 09-02]福州三大片区拟试点地下综合管廊 将推广PPP模式
- [ 08-25]省政协副主席刘可清来岚 考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