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时政 > 正文

三坊七巷:守望闽都文脉与乡愁

2017-09-02 08:36:50 林宇熙 段金柱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房小奇  
分享到:

实践

三坊七巷:守望闽都文脉与乡愁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

从城市上空俯瞰福州,一片黛瓦相连的古民居建筑群,在喧嚣的市中心静静散发光芒。

坊巷悠悠,庭院深深。以南后街为中轴,西边三座坊、东边七条巷,串联起200多座古民居。古时,这片街区聚居着士人阶层的几大望族,亲密无间、诗书传家,孕育了一批近现代史上的名士,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冰心等。

26年前,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主持下,一场抢救林觉民故居的紧急行动,让三坊七巷保住了文脉,留住了乡愁。

闽都之光,薪火相传。如今,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等荣誉加身的三坊七巷,其文化之魂正以愈加鲜活的形式,感染并启发着本土居民与海内外的宾客……

薪火相传 建章立制给力长效保护

经历晚清时期的鼎盛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三坊七巷开始逐渐衰败,很长一段时间里遭到忽视。

直到1990年,一家房地产公司的介入,让三坊七巷再次成为公众的焦点。

得知市文保单位林觉民故居面临被拆的命运,1991年3月10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亲自主持召开福州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决定对林觉民故居进行保护和修缮,并议定了影响深远的“四个一”机制——成立一个文物局、一支考古队,增加文物部门一颗“印”、每年安排文物修缮经费100万元。

“‘四个一’机制,为福州市保护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视文物保护的理念在福州城市发展中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福州市文物局局长吴聿建说。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引领三坊七巷保护。《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规划》等规章规划,多次修订、完善、提升,制度化保护文化遗产。

“十几年来,三坊七巷保护规划的理念不断提升、范围不断扩大、力度不断加大,从普通的文物保护规划提升为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三坊七巷管委会)主任杨勇说。

延续“四个一”保护机制,加大保护力度。2015年11月20日,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作为福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

“这一机构的设置在全国也属少有,而且,人员属于公务员编制,体现了福州市委、市政府对文化遗产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高度重视。”杨勇说。

保护修复 “中国历史街区的典范”

坐落于郎官巷的二梅书屋始建于明代。走进东落二进院,院门上方的一幅蓝底门楣壁画,精致勾勒出僧人、古寺、树木等图案。

“在保护修复二梅书屋的壁画时,我们发现这幅门楣壁画与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保存的《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内容高度吻合,由此我们推测,明代二梅书屋的家族成员中,很可能有人参与了郑和下西洋的队伍。”承担三坊七巷古建筑壁画保护修复的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修复研究部主任杨秋颖说。

正因为他们的精心考证,才让这幅壁画重现光彩,并有可能成为福州“海丝”荣光的又一见证。

2007年以来,福州市投入40多亿元,按照“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实体运作、渐进改善”的指导思路,全面保护和修复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

每一处文保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不单是对技术的考验,更需要对历史文化的充分考证,凝聚着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的大量心血。

三坊七巷古建筑宅院的壁画,代表了福州民居建筑装饰的艺术成就,但历经时代风雨,完整保存下来的已不多见,修复难度大。

在林聪彝故居正座一进院,南面照墙上的古代瑞兽“獬豸”彩绘栩栩如生。杨秋颖介绍,2008年修复工程开始前,墙面斑驳脱落,图案模糊难辨。他们请来了林聪彝后人回忆图案,经过十多次修改,“獬豸”最终成型。

2012年,三坊七巷古建筑壁画保护修复工程荣获“2011年度全国十大文物维修工程”称号,这也是福建省文物修缮工程首次获得全国“十大”称号。

2016年1月,三坊七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授予“2015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亚太遗产保护奖评选委员会认为:“三坊七巷的复兴,从即将拆除重建的命运中挽救了这片城市历史街区,推动了人们对这片中国古代坊巷遗存重要价值的认同。这项历时近10年的保护工程,最终实现了社区生活的复苏,成为中国历史街区的典范。”

创新利用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如今,进入“后保护时代”的三坊七巷,正在探索一条推动闽都文化“活起来”的可行之路。

“近年来,我们通过设立空间展示、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让三坊七巷、闽都文化活起来,影响和感染更多人。”福州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谦华说,目前,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内,文化业态空间占比超过65%。

同时,他们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三坊七巷在旅游的功能之外,更加凸显文化体验、文明传承的价值。“萌娃集市”为孩子们提供了动手、交流的平台,青年创客在此紧密互动、对接项目、追逐梦想,一场场展览、讲座为市民奉上精神盛宴……

很多民间人士也在积极努力。在南后街7号院落,福州人郑志宇构造了一个“严复世界”:严复翰墨馆与生平馆展示着其珍贵墨宝与相关作品,“严校长的故事”文创主题商店深受年轻人青睐;严复书院开展全民阅读等社会公益活动,让更多中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严复曾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主张。我们想打破时空的藩篱,让严复的思想活起来。”严复翰墨馆馆长郑志宇说。

“按照历史文化街区定位,合理规划功能布局,加快街区保护修复,不断提升三坊七巷的整体品位。”福州市领导表示,将加快补齐短板,完善功能配套,进一步改善周边交通状况。

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一座城市如果没有了旧的痕迹,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记忆。”跨过历史洪流、承载千年记忆的三坊七巷,曾经见证了福州文化的鼎盛,孕育了闽都儿女的文脉,而今又紧跟时代步伐,让福州愈加焕发生机、流光溢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