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时政 > 正文

老区村·新长征

2017-09-02 09:07:49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周冬  
分享到:

南平市

邵武市龙斗村:拓宽致富增收路 富民强村奔小康

从邵武市区出发,沿国道316线走15公里就到老区村水北镇龙斗村。清晨的雾气渐次散开,富屯溪静静地流淌,溪畔3000多亩沙洲地仍是一片青翠。

在这片富硒的沃土当中,有李垂永精耕细作的10来亩农田。“龙斗萝卜”入冬后陆续上市,而一些晚植的萝卜苗刚从防冻地膜里崭露头角。“我们这的萝卜收获期,要持续到来年4月份。”李垂永说,时下当地萝卜收购价约为0.5元/斤,算起来一亩地毛收入约是3000元。单靠着种蔬菜,李垂永的腰包鼓起来,他盖了新房,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和李垂永一样,越来越多村民富起来。水北镇副镇长、龙斗村党支部书记林美平说,经过多年开发整合,当地已形成园林苗木、有机大米、富硒蔬菜、果园采摘等“七彩产业”,为农民致富增收拓宽了渠道。

与此同时,龙斗村党支部还探索建立林业经营分成、资源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盘活三种模式;云灵山休闲旅游项目落户龙斗村后,在2013年获评国家4A级景区,这一“金字招牌”每年吸引游客达13万人次以上。去年,龙斗村的村集体收入达146万元。而这一年,这个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6418元,比邵武市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6.3%。 (肖和勇)

漳州市

平和县钟腾村:精准扶贫找准路子 老区村焕发新活力

规整的道路,整洁的屋舍,显眼的景点指路牌……走进中国传统村落——平和县钟腾村,处处透露出一股清爽之气。钟腾村,1949年前原名“铜陵乡”,后为纪念在此牺牲的烈士遂改为现名。村里仍保留有“老红军调解室”等红色遗迹。

7年前,钟腾村仍是一座贫穷的小山村,人均年收入仅为5000元左右。全村没有一条水泥路,榜眼府和三座土楼破烂不堪,溪里布满垃圾和烂柚子,两岸充斥上百间杂乱无章的旱厕、猪圈和废弃的旧房子。

变化来自于精准扶贫和旅游扶贫工作的推动。近年来,福建省增加旅游扶贫资金、组织扶贫村旅游产业培训、加大旅游扶贫村市场促销、培育旅游扶贫创客基地等措施,着力推进旅游精准扶贫。

作为革命老区重点村的钟腾村抓住这一契机,在各级政府的重点帮扶下,开展了“家园整洁”行动,并对软硬件做了改善、提升。例如,完成村道硬化7.3公里,整治省道交界沿途2公里范围的道路,并先后投入500多万元打造榜眼府及周边三座土楼连接地带精品工程,筹资30万元修建了一座农民休闲公园。

通过拆、整、改、修、建,原本淹没在“脏、乱、差”环境中的小山村焕然一新,一条生态文化旅游绿色长廊在这里延展开去,逐步形成集“历史文物鉴赏、民间朝圣许愿、土楼风情观光、红色旅游瞻仰、特色生态观赏、柚乡农家乐体验”多种特色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2012年6月,钟腾村被福建省环保厅授予“第五批省级生态村”称号;同年12月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授予“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称号。2015年,入选福建省21家最美休闲乡村,并成为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

目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比5年前翻了一番,已经破万。80%的村民建了新房,预计到明年,全村将有95%的村民住进新房子。(刘默涵)

泉州市

晋江市苏垵村:从“敬”到“养”普惠全村60岁以上老人

九十九溪梅溪河畔有一个小村庄,说它是小村庄,却处处洋溢着城市的气息:高大的楼房、整洁的街道、美丽的公园、客来客往的商店……它就是晋江市磁灶镇苏垵村。

2010年,村子被晋江市确定为第三轮“不适应村和经济欠发达村”,发展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是当务之急。考虑到村子所在的磁灶镇是著名的建材生产、销售基地,结合这个有利条件,村里把企业的经营总方向定位于建材行业的下游相关,着重在建材销售、包装等方面下功夫。现在,村里有建材、石化、纸箱包装等10来家企业,超市、餐馆10多家,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增加了,去年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22000元。

村民的腰包鼓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就相应提高了。养老质量是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村现有700户3000多人,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420个,我们发动村民捐资,2011年募资100多万元建成了一个敬老院,把村里困难老人、行动不便的10多个老人安置进来,还为村里60多个老人免费提供午餐。”苏垵村党支部书记陈树森说,现在村民收入高了、日子好过了,村民主动捐资,今年又启动了新养老院的建设,一期投入600万元建筑面积达2800平方米,年底可以投用,到时候可以容纳100名老人居住、生活;二三期也在规划中,到2020年,新的养老院将完成2000万元投资,建筑面积上万平方米,届时村里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住进去。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村里新的养老院建成后,全村的老人只要愿意都可以住,把以前的敬老变成养老,普惠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让他们安度晚年。”陈树森说。(李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