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兰在创作布贴画。 这种布贴画很精彩 小岞镇党委书记唐彬彬说,光靠政府力量打造不出生活艺术岛。只有积极引导和扶持村民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动员社会组织和艺术家、企业家群体行动起来,营造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氛围,生活艺术岛的美好愿景才能变为现实。 在小岞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布贴画和福船船模制作别具特色。 走进惠安女林碧兰的家,墙上挂着惠女题材的布贴画——扛石头、出海、犁田、做衣服、奏乐……栩栩如生,极富生活气息。很难想象,这些艺术品出自一位没有受过正规艺术教育者之手。 说起创作这些布贴画的缘由,林碧兰笑着说,她从小喜欢传统服饰,惠女服几十年不离身。多年前,她看到大量惠女服饰被丢弃,感到心疼,于是走街串巷到处收集旧的惠女服饰。2012年以来,她利用这些旧布料,发挥自己的想象,经过精心的剪裁粘贴,创作了大约130幅反映惠女各方面生产、生活场景的布贴画。 去年5月,惠安县文化馆、博物馆和小岞镇政府,联合在县文庙为林碧兰举办布贴画展,吸引了大量观众。7月20日,来自日本的一群小朋友还到她家参观。 现在,56岁的林碧兰还时不时应邀到当地学校,教兴趣小组的孩子们做布贴画,孩子们也常到她那里请教。 看完布贴画,记者来到洪玉生的福船船模研究室,只见他和侄儿兼徒弟洪桂红,在拾掇一个船模。 “这是泉州后渚港出土的南宋福船的模型。中国航海博物馆举办上海首届中式帆船模型展评大赛,下个月就要送去参展。”洪玉生说。 船模长1.6米,宽0.5米,高1.35米。记者打开小巧的舱门,可以看到舱内水手的床铺。船模最小的窗户板,长约1厘米,高约半厘米,用手指轻轻一拨,可以灵巧地关上直径约1厘米的圆窗。记者不由得啧啧赞叹。 洪玉生出生于造船世家,今年63岁。他13岁开始跟堂兄到厦门学造船,迄今在这一行干了整整50年。1987年,他到厦门水产学院学习船舶设计,后来担任鼓浪屿渔业公司造船厂厂长。1997年,船厂停办,他将精力转向木帆船模型的研究和制作。他与厦门大学庄景辉教授等合作,复原制作了郑和宝船等大量福船模型,不少被上海航海学会、首都博物馆、厦门华侨博物院等收藏。 “老人家,你现在有什么新的打算吗?”记者问。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他培养好。”洪玉生指着洪桂红说,“我老了。福船文化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如果没有人坚持做下去,以后福船是什么样子,后人就不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