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评论:民本创新滋润人心

2017-10-10 08:20:2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赵舒文   我来说两句

□本网记者 林旻煜

福建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如何让这历史和先辈赋予我们的财富,持续发挥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正向作用,正是我省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大众对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提出了更为多元和现代化的要求,如果不能有效捕捉这些品质诉求,并作用到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红色文化产品不仅将难以保证人气,相关教育引领作用也将大打折扣。

近些年来,福建红色文化游、红色文化网上展示馆等各类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产品项目,已然在八闽大地落地生根,这可视为有关部门在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方面的积极探索。可喜的是,这些红色文化产品项目并不仅仅只是创新概念,更是创新了内涵表现形式,是对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精神需要的深刻把握。

如果说红色文化创新是个目标,那么民众的需求就是方向。红色文化文艺精品是否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依然要看民众的口碑和评判。不论何时,红色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需要不断因时因地强化。根本上说,唯有为民众所喜闻乐见,才有影响力和吸引力可言。福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市场化运作路子之所以走得通,正是将民众精神需求放在了突出位置。

除了对红色文化产品的创新,福建红色文化建设的又一亮点是在法治化、机制化方面的创新努力。从《福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到《福建省红色文化生态保护开发规划》,再到各地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个性机制化探索,这充分说明,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必须通盘规划、步步为营、共同发力。在其中,既要落实自上而下的令行禁止,也有必要尊重自下而上的民意反馈,从而形成庙堂内外对于红色文化建设的同频共振,以便更好凝心聚力。

红色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涉及面广,唯有打通民意和创新汇流的渠道,历久弥新的红色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地滋润人心,以成为具有福建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