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民生 > 正文

福州加强生态产品供给:有福之州,畅享生态之福

2018-08-02 07:35:39 卞军凯 段金柱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处处公园,绘出城市高颜值

6月9日,2018年福州生态公园徒步大会举行。除了以晋安区牛岗山海绵公园和鹤林生态公园作为主会场,全市其他11个县(市)区也分别在各自生态公园举行分会场活动,共吸引10多万名市民参与其中。

今年春节前,全市12个生态公园集中开园,为福州市民送上分量十足的生态大礼包。“12个生态公园齐刷刷亮相,是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群众期待的积极呼应。”福州市领导表示,面对城区公园数量少、面积小、绿化弱等群众反映问题,去年5月,福州启动12个县(市)区生态公园建设,每个县(市)区各有一座,既统筹推进,又因地制宜,打造出四季花海、文化、体育等不同的主题亮点。

以鹤林生态公园为例,虽地处市区中心位置,但此前是一座堆满渣土的垃圾山,造成资源浪费。

为此,福州选择一条既能修复生态又能造福于民的新路——将垃圾山改建成生态公园。

如今,鹤林生态公园每天都迎来一批又一批前来散步、健身的市民。“这个公园位置好,旁边就是东二环泰禾广场、晋安区市民服务中心,办事、逛街之后来走一走,特别舒服。”市民潘帮森说。

鼓楼区福山郊野公园山景秀丽、仓山区高盖山生态公园四季花香、光明港生态公园体育设施完善……“12座生态公园总面积超500公顷,并配建总长51.36公里的休闲步道,为市民送去丰富多样的生态福利。”福州市园林局负责人说。

漫步有福之州,除了一座座堪称城市“绿肺”的大型生态公园,在山脚下、内河边、小区门口等地,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各式公园,同样给城市增添绿意。其中,福州在全国首次提出的串珠公园建设理念,格外引人注目。

串珠公园,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部建在市民家门口。今后,逛公园不用等周末去左海、西湖,只要有空闲,抬脚就到,真正做到让市民近距离享绿。去年至今,福州内河沿线已建成74个串珠公园,今年将建成三批共计168个串珠公园,让市民出门就能感受到高颜值的宜居环境。

水系治理,打造生态新家园

静静流淌的内河,给城市增添灵气。有福之州,共有107条内河,水网平均密度之大全国罕见,这曾是令人自豪的风景线。

然而,随着城市建设与发展,加上历史欠账较多,福州也患上内河污染、水体黑臭等城市病。尽管一直重视内河整治工程,并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由于历史原因与地形条件所限,福州水系仍被内涝与黑臭所困。

人民群众对内河黑臭现象的怒气,让水系治理成为等不及、慢不得的生态大事。2016年9月,福州打响城区水系综合治理之战,首先向43条黑臭水体吹响歼灭战的冲锋号。

针对顽疾,福州在水系治理中开出新药方——告别以往末端治理的旧思路,实施既治标又治本的全过程综合治理新模式。“针对黑臭水体,坚持系统、科学、管用的指导方针,实施沿河截污、内河清淤、管网清疏、把水引进来、让水多起来、让水动起来、让水清起来等7条治理措施,通过全方位、全过程治理,力争早日彻底消除黑臭现象。”福州市领导说。

截至去年底,43条黑臭水体共清淤约202万立方米,基本消除黑臭现象。今年初以来,工作重心转向沿河截污工程建设,沿河两岸拆出6米空地,将截污管埋设下去,所有污水进入截污管,再统一处理,从源头上将污染源拦在内河之外。此外,污染源治理、疏浚排水管网、打通断头河等一系列工程,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同时,福州按“专业人干专业事、建设管理齐步走”的指导思路,确定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治水模式:将全市内河按流域打包形成7个项目包,项目全生命周期15年,实现设计、施工、管养一体化,并坚持效果导向,严格考核,按效果付费。

PPP模式让治理后的运营维护有了坚实保障。以福州黑臭水体治理代表作——台屿河为例,整治完工后,将由中国水环境公司后期运营维护15年,政府每年予以考核,达标才支付费用。“这样一来,后期的河道养护等环节就可以放心了,群众也能长久享受内河治理带来的生态福利。”福州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台屿河项目负责人俞峰说。

水系治理,不仅消除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内河黑臭现象,还培育出崭新的城市风景线。未来,福州将充分利用沿河拆下来的6米空地,全种上大树,修建供市民休闲游玩的生态游步道,建设“水清、河畅、岸绿、公园美”的生态新家园。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