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舞台,三两艺人,便能给家家户户带去欢乐。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林梦琳 徐庭盛 摄 东南网8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林梦琳 徐庭盛 文/图) “吾仙离却了水帘洞,花果山上我为王。今日里,王母娘娘寿旦期……”2日晚,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政和县东平镇苏地村的吴来旺家,断断续续传出高亢又诙谐的曲调。“孩子们又开始上课了”,在苏地村,村民们早已习惯每晚听上这样一段青涩的四平戏入睡。 去年,四平提线木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政和当地更加重视这一微剧种的存续。今年2月,政和县东平苏地木偶戏剧团成立。作为这个小剧团的团长、四平提线木偶戏省级非遗传承人,吴来旺抓住暑期的契机,召集村里十几个对木偶戏感兴趣的孩子前来学习。 草根文艺百卉千葩 已流传数百年的政和四平提线木偶戏,是明代四平腔的遗响,也是明代戏剧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之余续。这个古老的剧种,是民间宗教性傀儡与“说史”表演相结合的傀儡形式,多服务于祈祷与还愿等民俗活动,活跃在乡村、民间节庆、庙会等地,为百姓增添乐趣。 每年正月,是演出最为密集的时候。一个面积约五平方米的戏台,左文右武,前有说唱者,后有敲锣者,六尺红布一掩,锣鼓声喧,线线连偶,十指绝艺,演尽众生百态、前世今缘。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形式,总能赢得台下掌声不断。 整冠、捋须、甩袖,“能人之所能,能人之所不能”,惟妙惟肖。走近细看,木偶的头部、身躯、手脚各有关节,它们由十多根操作线分别捆绑在一个名叫“摆头”的木杆上。演出时,提线艺人右手拽着“摆头”,左手拉扯一根一根细线,就能让木偶“活”起来。 更为奇者,木偶本无情绪,说唱者腔调变换间,传达出喜怒哀乐之情,还能喻示高、低、远、近、明、暗、长、短和危急、平安,达到不言而喻的演出效果。同时,由说唱者一人嗓音变化,将生、旦、净、末、丑一应角色俱全。 此外,一挑木偶担子有偶36个,各个长达60厘米,发冠发饰一装扮,最多能转化成72种角色,有王侯将相、文臣武官、布衣鸿儒、士农工商等,能满足《说唐》《薛刚反唐》《岳飞传奇》《赵匡义扫北》《薛仁贵征东》等60多份卷故事的人物需求。 南平市武夷文化研究院研究员李隆智说,木偶戏自明、清两代发展鼎盛,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清中叶,在政和杨源乡岭头、禾洋等村也迅速兴起,形成了一个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木偶戏演出活动圈。经调查,全县历史上流传四平提线木偶戏的有杨源乡、镇前、外屯、东平等6个乡镇近20个村,盛极一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