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福建频道> 时政 > 正文

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之三·福建宁德篇:习近平帮我们挖“穷根”

2018-09-17 09:37:51 魏贺 李翔 郑娜 赵鹏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赵舒文  
分享到:

刘智勇(时任福安县社口镇坦洋村支书):

他冒雨走泥路看茶山

闻名中外的“茶乡”福安社口镇坦洋村,曾是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农村党建联系点。

1988年秋天,习近平同志轻车简从来到村里。“那天,他穿着深蓝色短袖,裤子上还有补丁,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当年刘智勇刚刚担任村支书,他没想到的是,“地委领导竟然这么年轻,穿着也这么朴素。”

座谈会上,刘智勇准备了汇报材料,刚要念,就被习近平同志微笑打断:“不用念材料,我问你答就好。”他最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怎么更好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怎么增加村集体收入?

“习近平同志问得非常细,现在种了多少亩茶?是什么品种?有什么困难?当时心里挺紧张,生怕答不上来。”刘智勇说,座谈结束后,习近平同志沿着山路,爬上村后一座茶山。“当时,天上下起小雨,他鞋子上沾满了泥巴。”

“他对我们说,坦洋村要大力发展特色茶产业,党员干部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农村党组织,是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经济搞上去了,党员的理想信念、先锋模范作用,都只能强化,不能削弱。”这些话,刘智勇一直牢记在心。

1989年2月,习近平同志邀请8位基层农民代表到地区行署,给地直机关副科以上干部作报告,刘智勇的父亲刘少如也在其中,他是坦洋村老支书,带着大伙儿开荒种茶,脱贫致富。“父亲回来对我说,习近平同志在会上夸他,站在改革的前头,带领大家致富,很不容易。”

后来,习近平同志又多次来坦洋。“他鼓励我们,坦洋要当领头羊,不断放大坦洋功夫红茶的品牌效应,因地制宜,壮大茶叶经济。还明确提出,坦洋发展好了,就要走出去,要与困难村结成对子,开展帮扶。”

很快,坦洋村茶叶种植面积增至3000多亩,村资产超过300万元,村党支部也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了闽东明星村。“时常想起习近平同志当年冒雨走在山路上的背影,还有他鞋子上的泥巴,心里暖暖的。”刘智勇说。

江成财(福安市下白石镇下歧村村民):

他改变了连家渔民的命运

“没有习近平同志大力推进,我们连家渔民可能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