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 正文

第十届农博会·第二十届花博会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2018-10-30 13:13:41 张立庆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0月30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 实习生 陈舒怡)今日上午,省政府召开第十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第二十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第十届农博会·第二十届花博会将于11月8日-22日在漳州花博园举办。会上,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今年农博会·花博会提出“特色农业·绿色发展”的办会主题,请问张翼腾副市长,确定这样一个办会主题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漳州市副市长张翼腾:近年来,每届农博会·花博会都会定一个办会主题,围绕主题务实求效办会。今年我们确定的主题是“特色农业·绿色发展”,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中央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央一号文件也要求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省委也对我市提出要当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四个先锋”。

二是漳州有基础,也有责任。去年漳州被农业部等8部委评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应当说漳州有责任在创新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先行先试。同时,漳州产业基础良好,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方面有探索、有成效,我们借助展会平台,展示我市农业绿色发展成效、做法、模式,通过交流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提升漳州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把今年的办会主题确定为“特色农业、绿色发展”。

记者:博览会举办20周年,在促进对台农业合作方面主要有哪些做法?取得哪些成效?

漳州市农业局调研员林德泓:海峡两岸农博会·花博会的持续举办,开启了漳台农业交流合作新篇章,对台农业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产业交流对接更加凸显,推动了漳州对台农业交流合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一、博览会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博览会20年,是漳台农业交流合作最活跃、最有成效的20年。农博会·花博会的举办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搭建了三个平台:一是台湾农产品展示展销的平台。每届博览会都有近百家台湾农业企业参展,参展产品上千种,既有台湾最新的果蔬、食用菌、花卉、水产等新品种,更有代表台湾先进技术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品,以及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二是两岸农业产业对接的平台。近几年来,我们都邀请台湾省农会等台湾社会团体、专业协会参与联办,举办产业对接和项目洽谈会,吸引台资农业企业到我市投资兴业,产业交流更加深入、产业对接更加融合。三是两岸农友互动交流的平台。每届博览会,我们都邀请台湾著名的农业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及基层农民参会,人员往来更加频繁,累计有300多批次台湾农业团组、1.2万人前来参展参会、参访考察、经贸洽谈和学术交流等,进一步促进了两岸农业业界的交流合作。

二、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推动了漳州现代农业发展

主要体现在三个促进:一是促进了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全市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1194个,合同利用台资19.3亿美元;引进台湾农业良种1900多种,大面积推广的已有100多种,引进台湾先进农业加工设备近10000台(套)、农业种养加工技术近1000项,均位居全国设区市首位。二是促进了农业产业与经营模式的升级转型。台资农业企业外接国际国内市场,内联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推动了我市9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如台资天福集团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产、销、学、研一体化,一二三产融合的茶产业“大观园”;台资“信华食品”肉制品出口占全省99%以上,这2家台资农业企业都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促进了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漳台农业交流合作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加速了漳州农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增强了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2017年全市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出口货值达44.8亿美元,约占全省农产品出口额的一半。

三、推动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最近,我市出台了“58条惠台政策措施”,包括农机购置补贴、新品种引进研发、金融服务等内容,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让台商共享发展成果。下阶段,我市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结合“台商台胞服务年”活动,开展漳台农业产业对接升级行动。主要突出“三个重在”:一是重在服务台商台农,落实惠台农业政策措施;二是重在对台农业引进吸收,加强产业对接,促进农业产业的优化和转型升级;三是重在培育示范典型,计划5年内建成100个漳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对台合作“漳州模式”,以点带面,推进两岸农业融合发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