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频道> 社会 > 正文

南安石井镇奎霞村:侨村·古厝·乡愁

2019-02-08 08:13:13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培欣   我来说两句

  一座华侨老厝,已被榕树的须根包围。

  奎霞村的地理位置可远眺金门。

  老街在红砖厝之间蜿蜒。

  奎霞村靠海吃海,村民世代以海为田耕作不息。

  林长火从自家房子下的鱼池抓出一只大螃蟹。

东南网2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陈鑫炜 黄瑜鹏 文/图)在南安石井镇,有一座滨海侨村——奎霞村。这里是著名侨村,三千余人口,侨属占九成。“以海为田”的奎霞人,明清以来便一拨拨漂洋过海外出谋生,如今旅居境外的奎霞后裔,是老家村庄人口的五倍之多。

步入奎霞,在古厝间穿行,闽南传统建筑的燕尾脊下,是被时光打磨得泛光的红砖墙。旧陶盆、石磨散落在院角,主人随手种下的绿植增添了几分新意。古厝木门的铁环扣在几代住户的摩挲下显得光滑温润,与被百年风雨侵蚀的木门雕花相比,更显生气。除了连片的红砖古厝,村中随处可见设计精美的番仔楼。

作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奎霞村的建筑群就是一幅华侨寄托乡愁的立体画卷。每一幢老楼都有着清晰可辨的历史风格:清末古大厝气势辉煌,见证第一代南洋华侨的打拼史;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各式西洋楼,土木石混搭着钢筋水泥,乃至金属材料、釉面砖,体现了中西融合的思维方式。

奎霞村的建筑大多沿东西走向的古街两侧错落排列,现在古街人去楼空,只剩下一座座石砌店面和一孔孔攀着藤蔓的窗洞。在奎霞老人的记忆里,古街在繁荣时期经营着各式各样的商铺,人来人往,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邻里聚在店铺门前相互传递着侨亲的故事和家人归来的讯息。

沿着古街穿过奎霞的过去,村民林长火的房子建在东边环村路的西侧,路的另一边靠海。1990年林长火靠着海产养殖建起这栋房子,曾远渡南洋的老父亲回乡后与他一同住在这里。林长火还建了个石砌的地下鱼池,4.5米深,800多平方米。收获的海鲜放入鱼池,大的先卖,小的继续养着。鱼池的底部有水道与大海相连,外面潮起潮落,池中水进水退。

站在林长火家的楼顶,视野开阔。向东是广阔平坦的滩涂,远处点点渔船随波起伏,近处身着彩色胶装的男女在蛤苗田、海蛎区辛勤劳作。向西回望夕阳下,番仔楼顶的石兽将身影没入红砖墙的斑驳之中。几缕炊烟升起,晚归的人们相互寒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