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原创新闻 > 正文

​福建省消委会发布十大消费投诉案例

2019-03-14 14:35:28 张立庆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培欣 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案例四 二手房交易问题多 风险防范很重要

【案情简介】

2018年6月5日,福建省消委会收到消费者江女士的投诉,反映其于2018年5月7日通过福建名嘉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嘉代理公司)、福州市台江区名嘉人房产中介所(以下简称名嘉人中介所)向出卖人购买位于福州市台江区上海街道工业路168号博美诗邦的一处房产,在约定成交价并签订《买卖合同》和《交易服务合同》及交付购房定金、中介佣金、过户服务费等各项费用后,被告知该房产已被查封,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纠纷发生后,各方就违约责任及经济赔偿方案协商无果。

【案例评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第六十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第九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本案中,案涉房屋在签订《存量房买卖合同》和《交易服务合同》前就已经被台江区市容管理局查封,出卖人未如实告知房屋中介机构和买受人有关房屋被查封的事实,对居间协议和买卖合同无法履行负主要责任;名嘉代理公司作为房地产经纪公司在签订居间协议和房屋买卖合同过程中未认真审查出卖人的签约资格,致使出卖人的违约行为严重影响了买受人在订立合同时所期待的经济利益。根据法律规定,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为: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案例五 渔农利益无小事 多方联合助维权

【案情简介】

2018年4月12日,漳州市南靖县龙山镇养鱼户沈先生致电南靖县龙山消委分会投诉,称其在2018年4月9日向漳州市南靖县龙山镇鱼药经销商处购买6瓶“敌指环”鱼药用于预防车轮虫和指环虫。4月10日消费者沈先生按照经销商所教的用法用量对其承包的两口鱼塘(约为3.6亩水面)进行了施放,4月11日早晨沈先生发现两口鱼塘里放养的1.3万多条大小“斑点叉尾鲱”已死亡,投诉人怀疑是由此前购买的鱼药所造成。随后消费者沈先生与经营者多次就赔偿金额进行沟通,但均无果。无奈之下消费者致电漳州市南靖县龙山镇消委会寻求帮助。

【案例评析】

本案是一起经营者未告知消费者商品正确使用方法而导致消费者财产安全权受侵害的典型案例。本案所涉及鱼用药品是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使用范围“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本法执行”;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本案中,虽然消费者指名购买“敌指环”鱼药,经营者明知消费者购药用途可能危及其财产安全,却未向消费者做出明确的警示,放任其危害发生,从而造成消费者池塘的鱼大量死亡,给消费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故应承担主要责任。

在本案的调解过程中,漳州市南靖县消委会充分运用法律依据、汇聚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共治力量,重点查明鱼死原因、科学评估受损金额,运用消委联动处理平台实现“帮农、护农”,有效的维护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案例六 网购卖家突“失联” 多方协调终退款

【案情简介】

4月12日,莆田市涵江区的黄先生通过微信平台向名为“A海外代购高端时尚款”的微商购买了DG品牌衣服、YSL品牌帽子和眼镜等,并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支付了2440元货款,待黄先生收到货品后发现,所有商品均不是微商所称的正品代购。于是立即联系该微商要求退货退款,微商提供给黄先生退货地址并承诺待收到货后会退款给黄先生。可当黄先生退货后就再也无法联系上对方。随后黄先生拨通了快递单上的收件电话,但对方却表示自己并未做微商。无计可施之下,黄先生向莆田市涵江区消委会寻求了帮助。

【案例评析】

《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微信购物作为网络消费的形式之一,同样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本案中,黄先生通过微信朋友圈购买到假冒商品,有权要求微商退货退款。由于微信尚未实行实名制,大部分微商都同本案中的微商一样,属于无实体店、无营业执照、无信用担保、无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小店。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微商便以删除好友、屏蔽消息或更换账号逃避责任。本案中消费者通过微信购到假冒商品后,微商便“失联”了。由于无法提供准确的经营者信息,让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变得艰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