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3月26日讯(本网记者 黄振禹 整理)第19个世界睡眠日刚过,一个特殊族群仍然占据着网友讨论的C位。不少年轻人明知危害却依旧熬夜,这一行为被贴上“报复性熬夜”的标签。白天工作繁忙或压力无处排泄,他们只好在夜晚找补偿,不知不觉熬了夜。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3/4的“90后”是在晚上11点后入睡,1/3是在凌晨1点入睡,晚睡晚起和晚睡早起的比例占到六成以上。除了被学业与工作压力束缚,对当代青年来说,他们的白天还可能被社交关系捆绑。“到了深夜,手机电脑都安静了,我才能开始关心自己。”有网友说。 对于“报复性熬夜”的逐渐流行,网友们有不同的看法。 理解:越熬夜越愉悦 在现代生活节奏下,工作超支了大部分时间,不少年轻人休闲和充电的需求确实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网友“大頭螞蟻”辩解:“还不是工作忙、自由时间少,不然谁愿意‘报复性熬夜’?”为了能够有时间娱乐,想要放松自我的年轻人便只好向睡眠索要时间,网友“我要咖啡不放糖”同样表示:“白天时间被别人占用,感觉只有在夜晚,我才是我。” 有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心理上的代偿机制,“报复性熬夜”给了年轻人一个排解心理压力、放松身心的渠道。网友“张辰逸”分享自己的感受:“我就是沉迷于这种感觉,周围安静,不拘泥于任何姿态,太放松了。”对比工作中的紧张焦虑,这些年轻人更舍不得轻易终止深夜独处的愉悦。网友“-城南旧梦”直接表态:“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 很多选择“报复性熬夜”的年轻人都呈现出一个特征,那就是清楚熬夜对健康有害,却不愿放弃这个习惯。网友“步痉云”不禁呐喊:“这种以牺牲健康来换取生命真实感的报复,更显得悲壮!” 叫停:熬的都是健康 很多网友贴出相关科学研究来反对“报复性熬夜”: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对于身心健康都有损害。网友“jesus-向前看不向后看”奉劝:“再忙,身体管理也是第一位的,莫让熬夜成常态。”长期睡眠不足还可能会引起大脑运作不畅、思维迟缓,网友“安然anning”也说:“睡眠质量好对缓解心理压力也有好处,养精蓄锐,别当‘特困’生。” 对于工作挤占了休息娱乐时间,造成“报复性熬夜”这一说法,很多网友认为并不都成立,因为很多人的空虚是自己造成的。网友“qwer一套”就说:“我工作也挺忙的,但我知道合理安排作息。忙,并不是刷手机到深夜的挡箭牌。”网友“带带小师弟”认为,早睡早起其实能更好地兼顾放松和工作,“想做自己的事就早起,健康和放松两不误”。 不少网友认为这样不健康的时间管理方式,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健康和工作都受到负面影响。网友“一杯奶茶敬过往”分析:“熬夜第二天精神不好导致加班,加班后又觉得没有自我时间继续熬夜,那直接早睡早下班好不好?” 有媒体评论指出,“报复性熬夜”现象的背后,既有个人因素,也有鲜明的时代底色。“报复性熬夜”更像是一种反抗,牺牲自己的健康,反抗家人、同事、领导、社会施加给自己的不自在,实际上是一种对生活的无奈。所以,除了劝年轻人早睡,更要关心他们为何迟迟不能入睡,为何明知熬夜伤身体还要“毁己不倦”。只有尽可能地拔除他们身上的压力和心中的焦虑,他们才能舒坦入睡。 |
相关阅读:
- [ 03-20]青年人“报复性熬夜”不能止于自我救赎
- [ 03-11]最新研究:别再熬夜了!睡眠有助修复DNA损伤
- [ 01-16]连续熬夜 小伙长出“毛尾巴”-新华网
- [ 01-14]常熬夜常吃外卖 22岁女子患上尿毒症
- [ 07-18]熬夜喝酒作息紊乱 不少球迷得了"世界杯综合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